子礼公祠座落于于都县仙下乡上方村大屋,占地面积3116平方米,建筑面积616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亥山巳向兼乾巽。分祠前广场、祠院、正栋。祠前沃野旷阔,山青水秀。正栋长37米,宽12米,青砖、木、瓦结构,宇高威严,巍峨壮观。祠内红石、圆木巨柱矗立,栋、梁、桁皆为巨木构成,其中中厅桁架弓梁直径近一米之巨。公祠建造格局古朴,巧夺天工,梁挑精刻瑞兽、祥云或神话故事等。分上、中、下三厅,两侧墙壁挂满匾题三十余块。上厅高悬“培德堂”堂匾,供有自子礼(衍礼)公至“远”字派十六辈先祖祖牌;中厅左边神龛供奉上方村家神二郎神杨戬神位,中悬百子灯,桁架悬挂寿匾、寿联;下厅搭建活动戏台,为每年正月庆灯,九月家神诞辰喜庆演戏之用。上、中厅廊角悬有一直径达1.2米大鼓,历来上方如有重大事项,即击鼓为号,鼓声震天,音传周围四、五里之远,族众闻鼓即速至公祠聚集。
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世居于现兴国茶园乡匡坊村的九世祖仁貌公守备于都,因爱紫微堡山青水秀,遂携子文谅公居家于此(即现上方村大屋)创业,成为于都匡裔方氏之基祖。衍礼公字子礼,生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为匡裔方氏第二十五世祖,妣曾氏孺人,世居于此,已蕃衍至第四十六辈“经”字派,人口达两千余人,为于都匡裔方氏主要支派之一。
子礼公祠建于明崇祯年间,历来都是族众追本溯源,祭拜先祖,举办喜庆活动,商议重大族事的重要场所。族众爱祠胜爱家是历代族亲的优良传统,至今虽历经三百余年世海沧桑而巍然耸立,墙砖光洁未蚀,墙体直立不斜。在清中期,公祠曾三次修缮,祠内仍存碑文记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子礼公嗣孙自发捐款,数次对公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葺,水泥铺地,门、槛更新,蠹梁换钢,楹柱朱漆,使之焕然一新。由于在“文革”中原供奉祖牌被毁,2003年春,经族众同心协力,居台裔孙昇腾先生大力支持,公祠祖牌升座在堂,完成了子孙追本溯源,尊祖睦族,族众聚和之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