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江西泰和灌溪我迁湘祖世福公之弟世定公脉下匡细华宗亲的短信,思之又思之,现予发表:
君凡宗亲:公元一九九五年,湖北仙桃市三伏镇康王村康德虎受当地康氏为寻找祖籍的重托,背上三本《康氏族谱》,在我们江西苦苦寻找近三年。凡有康姓的村落都恳求其族长公出示族谱查对,受过多少冷落他也记不清了。一天,找到我们灌溪。当时家父健在,接待了他。当他拿出家谱时,我对他说:“你们是匡姓的后裔。”当时他很诧异:“你没打开我的谱,咋的就说我是匡氏后裔?”“因为《康氏族谱》上面有晋阳堂三字。”最后确认他们是我地世丙公迁徙湖北的后裔时,他激动得泣不成声。后来三伏潭那边还推荐一位有学识的长者给了我家父一封长信。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康光明听了,怎么他们就不会动点恻隐之心呢?细华上。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同为匡裔康氏,康德虎一族为追根溯源,如此执着,如此志诚,感人至深。我们以老领导慕春氏在为四修撰写的序中关于“……族谱记载着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有美德则表,使人知有所励;有邪行则驱,使人知有所耻……。”的正确思想作指导,以族谱上的血缘世系为据,并得到匡义生、匡细华、匡秋宇等江西宗亲的鼎力相助,使我们的寻根问祖取到了圆满的结果。可是我族的正本清源,认祖归宗却如此艰难,较之康德虎一族,是天壤之别。若舍其根,弃其本,偷梁换柱曰敬祖睦宗,岂非虚语哉。
匡细华宗亲为自己伯祖世福公的子孙,迟迟不认世福公(说有两个康世福),不认世福公之父士亨公及其上祖而心碎。我们将心比心,枉为人后。一个“细华上”的“上”字,令人无地自容,顶戴不起,世福公子孙也未必认为自己比祖先更重要而无动于衷,我们又无法代为作答,故将此信发表。请双峰康氏文化研究分会会长康秀峰,秘书长康光明,顾问康慈祥,同样以慕春氏关于“有美德则表,使人知有所励;有邪行则驱,使人知有所耻。”的正确思想作指导,亦请慕春氏言行一致,为以匡细华为代表的灌溪宗亲作个回应,以免他们焦虑。
各级康氏文化研究会已知双峰康氏是匡裔康氏。我们研究的文化既是匡氏文化,又是康氏文化。我们建议:与其纸包不住火,不如实情告族众,与其迟认祖,不如早归宗;去灌溪谒祖,与宗亲联谊;成立双峰匡裔康氏文化研究会(或理事会)。接受江西匡氏、湖南康氏文化研究会二会的领导;为修好中华匡氏、康氏二氏通谱出力。从而你们四位族尊就像古时廉颇为世人典范流芳百世,彪炳千秋。这是自二修至今155年的始祖之争的最好的历史结论,乃上上之策,望思之。
双峰县蛇形山镇康君凡异凡加凡冬明金雄
双龙方元福元兵王建朝
银枚迎春志春纯志喜雄
育春金平纯春文艺喜健
二0一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