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中华,屹立东方,炎黄子孙,历史悠历,别统系以姓氏为族,句须公为鲁匡邑宰,因邑成氏,世代匡氏,名贤蝉联,匡氏后成晋阳望族,故我匡氏有“晋阳世家”之称,即此渊源。
据有文字记载,我族祖先,光昭史册者,殷周有匡俗兄弟七人在匡庐山学道,定王徵召他避官不做,春秋战国有匡章为齐将,亚圣至尊,汉有匡衡,家贫好学,凿避借光,勤奋功经,累官至太子少傅,封东乡侯,元帝时为相,故我匡氏门楣可书“东侯弟”或“明经堂”,实吻衡公之光辉。
子孙后代,衡公以下,有咸公位至九卿,昕公至孝格天,真公恩泽人人,彪公西晋江州太守,乃至元济公,原本山东兖州,唐中宗时以进士出身,初任江南繁昌正堂,再任江西大庾正堂,至仕后,家江西泰和县,生子二,长芳后裔,开发耒阳,次昌永后裔,开发资兴永兴。
中间由鲁之吴,由吴至楚,易朝更代,历时一千几百年,只宜远略近详,参照匡氏六县历届谱牒考证。
耒阳始迁祖咸平公——元济公长子芳公十三世,公是五代晋时人,生于晋高祖天福二年,至宋时,以进士为湖广教谕,任满游耒水人,至云峰浪溪,视其山姿幽霭,因家于此,是为耒阳匡之始祖,迄今约一千零五十年。
资兴始迁祖虞侯公——元济公次子昌永公十三世,公生晋时,迨始迁资兴,至今约一千余年。
永兴始迁祖礼盛公——元济公三十八世,也是始迁资兴虞侯公二十传到贵禄公次子聿公的三世,始迁永兴十五都洞口、八仙荷叶丘、枫木圹、大叶冲、羊丫冲、坛山冲、岩下等地,至于贵禄长子赋仍居资兴东乡何家山等地。
郴州大溪始迁祖瀛公——元济公三十四世,也是大四郎即宏道公后,咸平公二百一十四年生,因避金沙虎之变,约公元1189年,即宋孝宗淳熙年间,携子六人由江西泰和鹅颈丘而来湖南,彼此各居一方,四子少四郎则居衡阳,十一传至瀛公,以进士出身从武岗发迹,官衡州修职郎,于明宏治十五年避苗乱转迁于郴州西关坳学前,迄今四百九十余年,为郴州大溪始迁祖。
郴州小埠招旅始迁祖景安公——元济公三十四世,也是宏道公五子少五郎十世武略公之四子,由桂阳迁郴州小埠招旅,同是大四郎后裔。
桂阳始迁祖少五郎——元济公二十五世,即大四郎五子,随父卜居桂阳,约八百年,历十世到武略公生四子,惟第四子迁彬州,已如上述,长、二、三仍居桂阳,传十几世兴奎公派衍常宁匡家坪,迄今约三百年,兴奎公即常宁始迁祖。
桂阳始迁祖乾元公——元济公二十九世孙,于宋末祥兴年间约公元1278年为避元鞑之乱,从江西太和徙迁桂阳,派衍三塘、桑园口、沐浴塘、麦冲等地,乾元公为桂阳之又一始迁祖。
溯源追本,六县之祖,都是元济公后裔,且都先后出自江西泰和,同大宗而异小宗,同渊源而应统一,故元济公为我六县匡氏之一世祖,泰和联辉蓝图,终于此次五修现实乐成。
五修纂修组集体谨撰
公元一九九三年癸酉仲春月谷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