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凿壁偷光”、勤奋苦读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他出生地的考证业已尘埃落定,但他曾经在古镇朝阳生活的“匡里、匡宅”、在古镇南城掏的“匡井”还在似是而非的悬疑之中。
几年来,我好奇地查找文史典籍,翻阅医生有关论著,走访本市一些医生学者,总算理出了一点头绪,写出此文以抛砖引玉
一
匡衡生卒不详,有的医生推断,匡衡大约生于公元前85年,卒于公元前20年的西汉年代,活了65岁。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将鲁南、苏北广大地区划为“东海郡”,郡所先从郯城迁到临沂,不久又迁郁州(今云台山下的新县)。历史上记载“汉东海孝妇周青被诬杀”就发生在东海郡新县;“海曲县吕母起义失利、齐王田横兵败,先后率部逃到海中郁州山”,今朝阳东山的田横岗、西山吕母崮遗迹犹存;匡衡逃荒到巨平山下的匡里(今刘巷村)谋生也发生在这一时期。两千多年间,匡里、匡宅接受着岁月的洗礼,原始面貌已经不在,但故址方位依旧。地方群众口耳相传,匡里在今花果山北麓的巨平山脚,是一个古老山村,村南的一户老宅,后人习惯称匡衡宅。明清时代,文人墨客、社会贤达到匡里探寻匡衡宅、查询“凿壁借光”遗迹者不在少数,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散见于地方史册中。土改时该宅分给一户刘姓贫农,上世纪朝阳编组站建设取土时,该处被铲平。
《史记》、《汉书》载:“匡衡‘东海郡承’人”。具体出生地争议很多。有四种说法:一在今山东省苍山县鲁城乡匡村;二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嶧城区王庄乡匡谈村;三在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境内;四祖籍东海郡,后迁到山东邹城。四种说法都有一定历史依据,有其内在关联性。匡衡入仕前生活在鲁南、苏北的东海郡是没有疑义的。
《康熙海州志》载:“匡衡,东海人……凿甓偷光,至今传为匡里”。海州知州廖世昭1522年修《海州志》:“匡衡凿壁偷光,在巨平村中,至今传为匡里”。云台先贤张才甫《云台补遗》:“巨平即今刘巷,原名为匡里,在新县西4里,匡衡宅,在刘巷村。”《朝阳镇志》:“建国后考古工作者多次临刘巷村考察,对传说匡衡住过的刘氏古宅进行鉴定,有匡宅之说,房三间,古朴深厚,虽非汉时原型,但保存完好,邻里皆指认其为匡宅”。地方医生研究认为,匡里在巨平山下的刘巷村,而且是先有匡里,后有刘巷,该处与巨平山古刹祥云观比邻,是一块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的风水宝地,居住着匡、刘、曹三姓人家,匡家多靠山跟荒郊,但这里云蒸霞蔚,读书识字人据多,甚至 还办有书院。清末云台诗人张学瀚《云台导游诗钞》记“匡衡宅,本巨平村刘巷,在新县西4里,遗址无存”。《匡衡宅》诗中写道:“可恨家贫未有余,焚膏莫买弗踌躇。夜间凿壁分邻火,案上偷光读古书”。
从以上历史记载,显而易见,匡衡“凿壁偷光”典故发生在今连云港市朝阳镇刘巷村。前不久我到朝阳刘巷寻觅,可惜那老宅已荡然无存,有位德高望重的81岁老人对故址考证研究多年,指认匡里、匡宅有理、有据。汉唐时期的“里”,就是村庄,人们常说的“回归故里”就是回到家乡。匡里在朝阳山湾是一个大村,宋时更名“巨平村”。清代“裁海”时,这里百姓西迁,16年后“复海”,匡姓人家多数没有回来,地名改叫刘巷村。传说匡衡西汉初年逃荒到郁州,投奔匡里并在匡里受到礼遇,与同姓有关。现在市区及灌云、东海的一些匡姓原住民,不少祖籍鲁南,后扎根朝阳巨平山下,形成匡里,他们皆说匡衡是他们的远祖。
二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全国各地珍视古迹、古代名人和地方文化蔚然成风,积极考证和开发利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时代潮流。同时不容讳言,也出现了一些为弘扬地方文化,开发旅游资源而无序争古迹、争古人现象,该争不争被看成是头脑僵化、反应迟钝、错失良机。当然,在竞争中也有牵强附会、商业炒作、混淆视听、浑水摸鱼、凭空臆造、违背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港城文化人持重老实,研究历史文化循规蹈矩,尊重历史本来面目,具有后发优势。
古海、赣、沭、灌地区是东夷文化、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清代大学士阮元的“谈天秘欲传宣夜,学海深须到郁州”,振聋发聩,成了他一生的经典名言。这里的“郁州”就是今天连云港市,更具体说就是云台山,其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朝阳镇。
我们连云港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迹、古文化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空间。据个人所知,目前对伊尹、匡衡、彭祖、糜竺、马待封、张景、王璟、卞赓、“二疏”(疏广、疏受)、“二许”(许桂林、许乔林)等历代名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彭家园、舜葬苍梧、徐福航海、神山仙岛、桃花源、唐王“宿城”、“云台三宝”、东垒太阳石、狮子山星相石、大伊山岩画、海州“双龙井”、新县“大沙井”、灌南“香泉井”、南城“匡衡井”及匡里、匡宅等古迹研究路还很长。这些古人、古迹本应该是连云港市“瑰宝”,但现在有的似乎“名花有主”或“竞争乏力”。此种状况,很值得思考和奋起直追。
《西京杂记》卷二载:“匡衡字稚圭,东海郡人,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是“凿壁借光”典故的较早记述。
关于匡衡的故事,民间口耳相传了两千多年,大意是: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东海人,叫匡衡。他小时候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属学认字,才有了看书能力。秦末汉初,齐鲁大地战祸连连、民生凋敝、饿殍遍野。相对而言,郁州(大海中的东海郡云台山地区)平静安康,成了鲁南逃荒者蜂拥而至之处。匡衡就是这时候(大约公元前70—60年间)在巨平山下的匡里生活。少年匡衡愿意为一富户放牛、做佣工,不要工钱,只求给饭吃、给住处,借书给他看就行了。富户是位大善人,慨然应允,家中藏书任其取阅。匡衡白天劳动,抽时间读经、背书。他晚上想看书又买不起蜡烛、灯油,无意中发现墙缝中透过灯光,他就把缝隙掏大,借光读书、作诗,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对经学和《诗经》的学习把握,达到很高境界。时人夸奖“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匡衡少年老成、知书达礼、博古通今、深谙孔孟之道,又乐意与同龄为友、为乡邻做好事,受到匡里人敬佩。汉代没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用“举孝廉”办法。匡里人忠厚、不欺生,一致保举匡衡赴京应试。在京师,匡衡讲经说诗,果然不同凡响,得到名家和太子青睐。
但匡衡出身低微,无有后台依靠,仕途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子弟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文学卒吏(宣传“四书五经”办事员)。但匡衡对经学、《诗经》理解之深,已为重文尊儒的朝臣及太子看重。元帝即位后,把匡衡调回京师,任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匡衡在给元帝奏疏中,巧妙引用《诗经》、经学道理,深入浅出阐述重民生、倡清廉、安社稷主张,得到元帝赞赏,升任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接着升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接任丞相,封乐安侯,助帝理政十多年,成绩卓著,被后世赞为一代名相。宣帝继位时,匡衡位高权重,遭受同僚猜嫉,被诬遭贬,回出生地务农,公元前20年卒葬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里人题通用联:“兰州固美,孟渎尤佳,百世迁居名胜地;凿壁引光,借书佣力,一朝封拜乐安侯”。联中隐约点出他“迁居名胜地”是他“封拜乐安侯”的重要原因。至今该联还悬挂在匡氏祠堂中。当地人对“‘名胜地’在今云台山下的朝阳刘巷讳莫如深”,但山东医生考证出匡衡少年逃荒到郁州,出仕亏匡里人举荐,这是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
在今南城镇有“匡衡井”遗迹,前些年又出现了匡衡街地名。医生认为,匡衡在云台山下生活了许多年,他到过南城,甚至帮助掏井,或者饮过这里井水都在情理之中。匡衡位居丞相时,地方将井称“匡衡井”以资记念也无可厚非。
匡衡与弟匡衍晚年合作一首情景交融、品位高深的诗:“渔子江边看波涛,朝朝烟雾锁荒郊。杨丘古寺僧无舍,石鼓书院鸟失巢。旧恨如山重叠叠,新愁似水浪滔滔。乱离之际留双脉,绝起从兹缵世苗”。在匡衡传世不多的诗作中,此篇可谓极品力作,我们从中可以找到黄海之滨(波涛、浪滔、云山雾罩)、云台山下(荒郊、书院、山丘、古刹)的影子,与枣庄匡谈村地理环境相去甚远。诗中意境反映了诗人晚年落魄时对故地匡里的思念和现时内心的悲凉
三
古人语“新县(即朝阳)出文人”,可能匡衡应列第一名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以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强毅力,终于成为治国安邦的一代名相,流芳百世。这也说明,条件再艰苦不应该成为学习、成功的障碍,缺乏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学习和事业成就如何,关键在于自己矢志不逾及拥有顽强毅力。
凿壁偷光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借邻舍的光线看书。而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勤奋读书,进一步引申意义更加丰富多彩。匡衡的“凿壁借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食粮。古往今来,“勤奋刻苦、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无不是建大功、办大事、创大业者必须具备的精神和品质。在当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我们要保持较高发展水平,我市要跨越发展,当政者要造福一方,有志者要建功立业,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和顽强毅力及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精神。
有些医生建议在朝阳风景区开发中,在刘巷村南建设白龙潭景区时,复建匡宅和“凿壁借光”景点,作为生态游、民俗游、乡村游的一个亮点,作为进行青少年勤奋刻苦精神培养的基地,我认为这是一个“金点子”。我们要发扬朝阳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加快朝阳田园生态、民俗文化、休闲度假游建设步伐,把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做大、做优、做强,为建设“文化连云港”,建设山海相拥国际旅游城市,做一篇内涵深厚大文章。
(作者单位 连云港市历史文化研究会、旅游文化学会、民俗学会)
附山东《匡氏族谱》介绍——郁州布衣
据海曲《匡氏族谱》、胶州《匡氏族谱》记载,日照和胶州的匡氏先祖匡九公原为江苏省赣榆人,是乐安侯匡衡的后裔。元朝末年,始祖匡九公为避兵乱来到赣榆县光原乡赤涧社黑墩坡旗山下,遂定居此地。匡九公有匡亨、匡福二子(一说五子,其他三子及后裔分布情况无籍可查. 待考),长子匡亨世居日照,次子匡福世居胶州。匡九公第十六世孙匡应聘曾于清朝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间承先辈遗志,不辞劳苦,步行千里,为修族谱分赴胶州、日照、赣榆等地查访家谱,编修了日照海曲《匡氏族谱》;胶州《匡氏族谱》则为匡福七世孙匡天伦编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