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呜咽 卷走惊天大案 录副奏折 藏身废纸堆中 湖南有个醴陵,醴陵有个花桥,花桥附近有个地方叫作“蜡树打金”。这个叫作“蜡树打金”的地方,之所以有个如此稀奇古怪的名字,是因为178年前的道光年间,这里发生过一宗惊天动地的冤案的原故。冤案先后牵连30多名无辜百姓,在官府的监禁......……
2017-07-13阅读:743
湖南巡抚得悉金县令不单没有捕到人,反倒被打死一名衙役,又几乎激成大变,为免事态进一步发展,立即命令释放年幼的兰陔,同时免去金县令之职,调张孔言继任县令。此时匡光文已直奔京师告状,张县令再赴花桥捕人未果,竟然一把火烧了匡光文及邻里200来间宅居,捉拿其亲朋20余口带回县衙关押。严刑逼供,几天打死6人......……
2017-07-13阅读:781
辛亥志士杨经曲先生是鲜为年轻人所知的悲剧人物。中原突围时杨老被俘了,在国民党特工人员“精心设计”的电台中“发表”所谓的“广播讲话”,从此背负莫须有的“变节”十字架,成为被忘却的悲剧性人物。 1948年9月,杨经曲(右)与吴满有(左)在南京国防部政工......……
2017-07-13阅读:945
英和等人的录副奏折陈述的,是发生在道光年间的一桩骇人听闻的“闹漕”冤案。 腐败贪官 激起民情大变 蜡树打金 博得千古流芳 事情还得从漕粮说起。 秦始皇的年代,曾开辟水路将山东的粮食运往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囤积备用。以后历代,从西汉到唐,都曾将东南各省的粮食经黄河运往关中或洛阳。宋建都开......……
2017-07-13阅读:788
《祖堂集》二十卷 ,初名《古今诸法法要》,五代·泉州招庆寺僧静、筠二禅师(参见泉州历史网www.qzhnet.com《泉州人名录·静、筠》)编撰于南唐·保大十年(952年)泉州福先招庆院,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 现存《祖堂集》刻本,系高丽海印寺于高宗三十二年(1245年)所刻。 ......……
2017-07-13阅读:800
节选自《迷雾中的历史--石达开远征始末》(下) 1863年1月8日,横江大战的序幕正式拉开。大战不是由清军进攻开始的,是由石达开派出部队分兵三路主动出击逼近双龙场大营的清军开始的。当时,太平军大队驻守横江两岸,石达开本人则驻守距江岸二十余里的双龙场。湘军提督胡中和,总兵萧庆高,何必胜等都逼近太平军营垒而扎......……
2017-07-13阅读:777
1919年,匡互生从北京高师毕业后,即回到长沙。开始,他在长沙楚怡小学任教。“驱张运动”胜利后,他便出任湖南第一师范的教务主任。当时,一师的校长由湖南省省长公署秘书长易培基兼任。实际工作由匡互生主持。他决定聘请正在一师附小当主事(校长)的毛泽东到一师任教,但一师的条例规定,凡来校任教者......……
2017-07-13阅读:772
最近,笔者在匡氏历史文化研究中,又发现一位早于中华匡氏始祖句须公的匡氏人物。 懿王末年的一件青铜器叫“匡卣”记载:隹四月初吉甲午,懿王才射庐,乍象舞。匡甫二。王曰休。匡拜手稽首,对扬天子丕显休,用乍文考日丁宝彝,其子子孙孙永宝用。 卣,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隹,句子开头的语气词。学者查懿王......……
2017-07-13阅读:1,316
待到道光皇帝御批重审“漕案”后,都察御史指示“湖广总督会同湖南藩、臬两司调查审理”,此时随同递解至武昌狱中的甘启琇已经病死狱中,且先后刑讯致死或病毙的“漕案”人犯已累达27人之多。李逢彬很同情匡光文,为慎重起见,花了三日时间反复研究案件卷宗材料,发现要救匡光文并不难,......……
2017-07-13阅读:742
原载2008年3月16日《新民晚报》 1929年创建的蓬莱国货市场 匡仲谋先生 蓬莱市场,亦称蓬莱国货市场,建于1929年,位于南市蓬莱路中华路口,占地24亩,是华界内著名的市场,向来人气十足,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的国货大本营,曾多次举办国货展览会。1937年日军侵占南市后,该市场被日军付之一炬。一、创办......……
2017-07-13阅读:883
匡氏历史典故: 常德匡家桥的由来 常德匡家桥座落在谢家铺镇匡家桥村。匡家桥是一座乡间小桥,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她历史悠久,蕴含着常德匡氏始祖的历史;她不仅是一座桥的名称,更代表一方宝地——常德匡氏发祥地;她是常德匡氏的地理标志。 匡家桥原名夏家桥,公元1404年(明朝永乐2年)由夏家桥更名为匡家桥......……
2017-07-13阅读:951
与父母唯一一张合影 身后的照片,装满了匡香莲对父母的思念 匡香莲与张兰妈妈 郑州市花园路北段的一个小区里,匡香莲抚摸着父母的旧照片,记忆也随之翻开。生身父母惨遭活埋带来的伤痛,与亲人分离的相思,养父母的悉心抚育,在旁人眼中这些经历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剧。 烈士遗孤的幸福生活 “我的一切......……
2017-07-13阅读: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