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当前位置:首页>>匡氏文化>>文物文学>>

《湘西北匡氏族谱》续谱总序言

  家乡人们常常有句口头禅,总是说作人做事“心中要有谱”、或曰“不能离谱”。由此可见人们对“谱”的尊崇,这里反映了一种民族文化心态,同时也是依附本家族的表现。宗族是指源于一个祖先、按照父系血缘积聚而成的同姓成员,宗族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族谱,又称家乘、宗谱......……

2017-07-13阅读:728

有感于闻听匡氏宗亲四川广安行

川赣湘楚同仁多, 广安一行汇成河。 句须逐颜驾鹤来,惊看檀门有‘‘孟柯’’。 百步阶梯千人跃,十层朱门万代歌。 但看石墙未凿壁,游人尽指云中阁。 匡远栋 湖北武汉人,78岁,大专,退休干部。现定居宜昌。 ...……

2017-07-13阅读:633

匡家情

我叫匡明开,族名思锺,男,1962年生,现在广州。 看了天下匡裔网,知道我们匡姓人现在有80万以上,知道有这么多宗亲族人热心发扬光大匡家的事业,进一步知道了我们匡家人才辈出,还知道有一些原来改姓的匡家后人想认祖归宗,心潮澎湃,荣誉感油然而生。 我曾祖父匡扬籙从江西省泰和县万合镇霞山村松山垇来到广东省......……

2017-07-13阅读:858

美文 · 美林

美文·美林 ——品《王堰村有个鸟语林》感悟 《荆州日报·监利新闻》,2014年8月8日4版头条报导了该报记者廖含嫣采写的《王堰村有个鸟语林》一文,以及我县知名摄影师徐祖林拍摄的两幅鸟林图。编辑部在正文前加了编者按“洪湖西岸的汴河镇王堰村,‘鸟林’很有名气,白天晚上成......……

2017-07-13阅读:659

《中华匡氏通谱》是匡姓发展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

《中华匡氏通谱》经过编委会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金秋灿烂的重阳节发行了。本人作为匡氏家族的一员,能有幸在四川华蓥匡家祠堂见证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而倍感自豪。因长期在召回晋阳康氏回归匡氏大家族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还被组委会赠送了一套《中华匡氏通谱》,心里十分感动和欣慰。 纵观中华匡氏2600年的发展历史......……

2017-07-13阅读:586

七绝二十首

一、祝贺沧水铺诗词学会成立一周年 古驿当年诗缔缘,吟旌此日耀尧天。 谪仙神韵时传唱,独领风骚启后贤。 二、祝贺杨林寨乡荣获“中华诗词之乡”暨杨林寨诗联学会成立十周年 十载嘤鸣荡碧波,奖牌荣获灿长河。 新声古韵梅山调,续唱杨林动地歌。 三、南湖洲诗联学会成立十周年有感 豪吟十集起英才,国......……

2017-07-13阅读:606

匡衡语录

匡衡谓:“《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正,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艺之指,则人天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

2017-07-13阅读:739

清人匡祖辉在《学治臆说》中解释

清人匡祖辉在《学治臆说》中解释:“名为知县、知州,须周一县一州而知之,有一未知,虽欲尽心,而不能受其治也。”作为地方官,自己管辖下的一切信息都应该是了然于心,最应该注意的是百姓的生活状况。 ...……

2017-07-13阅读:591

《中国通史》中引用的匡氏《原家规》

中国通史 第十卷 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 第三节《宗族制度》引用《匡氏续修族谱》卷首《原家规》 有的宗族还要求族人的丧葬不作佛事,不闹丧,不可停柩不葬。湖南匡氏规定:“父母丧,必须依礼定限安葬,若惑于风水,或托故久停不葬者,俱属不孝,杖八十。” 匡义生辑 2008年9月16日 ...……

2017-07-13阅读:627

匡光宇名言

饱尝了辛酸苦辣,才能领略到欣慰与甘甜。(生命与命运) 艰难困苦挫折,是一笔财富,是一本教科书,问题在于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它。(真理与哲理) 没有孜孜不倦的学习,何谈事业有为。(事业与追求) 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人生的尽头。(意志与奋斗)   ...……

2017-07-13阅读:692

山东日照匡氏族训

...……

2017-07-13阅读:865

珍藏于修水匡氏族谱中的圣谕广训

(清.康熙九年)圣谕广训 来源《修水匡氏宗谱》 圣谕广训一部珍藏族谱匣中,不许遗失,以为家规。现将十六条目录载后: 1、敦孝悌以重人伦。 2、笃宗族以昭雍睦。 3、和乡党以息争讼。 4、重农桑以足衣食。 5、尚节俭以惜财用。 6、隆学校以端士习。 7、黜异端以崇正学。 8、讲法律以儆愚顽。 9、明礼义以厚风俗。 10、......……

2017-07-13阅读:626

广告
广告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