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真是一座难以琢磨的迷宫。几十年过去了,我已步人老年行列,多少往事如烟,风吹即散。可有的事却深深的铭刻在脑海里,怎么也忘不了。有时因事触起,记忆显得十分明晰。 记得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一幢高大的房屋,在当地显得气势雄伟。这就是我们匡家拐匡姓的祖屋——匡氏宗祠。 匡家祠堂,坐落在白鹤......……
2017-07-13阅读:650
对联运用典故,在对联理论学术研究中,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初步的探索,以求正方家,并希望能起点抛砖引玉作用。 一、对联运用典故的要义 运用典故,本是文章的一重要手法和技巧。《文心雕龙·事类》谈到用典说:“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乃圣贤之鸿谟,经籍之通矩也。”......……
2017-07-13阅读:558
《中华匡氏通谱》经过编委会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终于在金秋灿烂的重阳节发行了。本人作为匡氏家族的一员,能有幸在四川华蓥匡家祠堂见证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而倍感自豪。因长期在召回晋阳康氏回归匡氏大家族做了一些该做的工作,还被组委会赠送了一套《中华匡氏通谱》,心里十分感动和欣慰。 纵观中华匡氏2600年的发展历史......……
2017-07-13阅读:608
(编者:谨发此文,献给5·12遇难的所有同胞) 5.12周年祭 汶川地震中,有一个老师虽然牺牲了,却用双臂紧紧地护着他的学生。为了救出学生,人们只得含泪锯断了他的手…… 大爱无疆 你们真的走了—— 走得是那样匆忙; 想来路上一定拥挤, 如今是否到达天堂?! 2008.5.12.14:28 这......……
2017-07-13阅读:519
秋兴八首 (其三) 杜 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译文】 白帝城里千家万户静静地沐浴在秋日的朝晖中,我天天去江边的楼上,坐着看对面青翠的山......……
2017-07-13阅读:659
(一)“惊蛰”喜雪已是惊蛰时节,望长城内外犹有鹅毛飘飘。中原应是春旱化解,不再费长江黄河之水操劳!须晴日,看桃花满枝杨柳条条,万千春牛劲舞,迎来华夏处处妖娆!(2009年3月5日)(二)迎春的雪你轻舞飞扬——在空中挥挥洒洒;你冰清玉洁——给大地披上婚纱。于是——......……
2017-07-13阅读:535
父母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样照亮孩子,此等恩情,我们终生难以报答。故而古人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有些人往往以公事繁忙为由,动辄就说:“忠孝不能两全.”甚至搬出什么“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来为自己开脱。对此,我非全然认可。 其实&ldq......……
2017-07-13阅读:668
珠江,生命的河,心中的歌。 清清珠江,缕缕乡情。多少回,梦中与你相拥,多少回,梦中我不愿醒来。我心系你,我魂牵你,我深深地依恋你。 你从云贵高原走来,带着高山杜鹃花艳红的欢欣,带着山崖间格桑花的喜悦,激情耸天。 你舞动着长袖,和着悠然的歌声,飘逸而来。你飘过千山万壑,飘过坦地平原,更......……
2017-07-13阅读:773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遽然起兴去修水三日。三日时光短暂,但却留下不少难以淡去的回忆。山城老街,夕阳群山,南崖碧水,嘉木风竹,一组组非同寻常的背景,让我与当时古城的诗人作家们相聚,添加了独具地域个性的韵致和色泽。三日中,我写了《黄山谷故里二题》刊于《人民日报》副刊,用文字留下了我在双井、南崖及印墩、钓......……
2017-07-13阅读: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