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匡裔网

中华匡裔及临沂匡姓渊源探究

2018-03-03    阅读 2,741   来源:天下匡裔网  作者:   

  稚圭凿壁、一匡天下,两朝封相乐安侯

  惨遭易姓、望族三迁,千年后裔共溯源

  ——中华匡裔及临沂匡姓渊源探究

  文/ 匡 峰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姓氏文化

  要了解家族姓氏,必先了解我们华夏五千年的姓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同化过程中,起着独特的民族凝聚作用。现实生活中,姓氏和祖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当我们认识一个人或向别人介绍自己时,自己或对方首先想了解的是“您贵姓?哪里人?”。几千年来,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如果彼此同姓同宗,无形之中会产生一种亲和力。因此,姓氏与祖籍在中国人心中的份量是非常重要的,它有着一种很强的纽带作用,甚至可能成为我们人生的一种机遇。

  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远古母系社会。氏,是贵族系统的族号。最早时,姓为氏的支系。如黄帝姓姬,号有熊氏。黄帝统治中原大地后,其子二十五人,有十二个姓,他们都是有熊氏部落的分族。西周时,作为血缘关系的姓和氏之间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辨贵贱,随时更移。

  西周“裂土分封”,同姓、异姓诸侯国1300余,天子尊为大宗,诸侯称为小宗。国君嫡长子继承国位、爵位和姓,百代不变其姓,此谓大宗;嫡长子以外的儿子统称庶子,凡获得分封的另立一家,获得新氏,多以封邑为氏,称为小宗。庶子的嫡长子又继承新氏族,其他儿子再立新的支氏族,往往以封的乡、亭为新支氏族。没有土地可封的儿子,或以先祖的号、谥、官、名等为新氏族,五代以后降为庶民,无氏可立。

  秦统一中国,实施“郡县制”,皇亲国戚、文臣武将没有了自己的封土,“氏”与“姓”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起到标记血缘系统的作用。因此,姓和氏合二为一,统称为姓氏。

  二、 东海郡儒学的后世影响

  西汉初期,汉高祖刘邦将鲁南、苏北广大地区划为“东海郡”,据《集薄》载:东海郡有18个县、2个邑、18个诸国,共有相当于现在县级建制38个,下辖170个乡。素有“齐鲁三大古镇”的“兰陵”、临沂广大地区及枣庄、济宁、苏北部分地区皆隶属东海郡。

  早自春秋,齐鲁之地即以儒学文化昌盛而著称。山东兰陵自古因“陵上兰草戚戚”而得名,因古人荀子、萧望之、大儒匡衡而闻名,因李白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兰陵美酒而扬名。兰陵地区儒风醇厚,儒家承袭传统,创办私学,代相传授,延续不断。特别是著名思想家荀况做兰陵令前后近二十年,经儒兴盛,流风所被。两汉时期,隶属于东海郡的古临沂造就了一批通经致学的显赫家族,如兰陵匡氏、萧氏、孟氏,郯人段氏,琅琊王氏,及阳都诸葛氏等,他们或以治学授徒著称,或为公卿郡守而显扬。古临沂涌现了许多著名大家,如匡衡、匡咸、郯子、萧望之、王羲之、诸葛亮等人,家族文化的兴盛推动了齐鲁儒学的绵延壮大。

  三、匡姓的历史渊源与西汉宰相匡衡

  匡姓是黄帝后裔,党喾传人,周文王之后代分支。据《通志·氏族略》载:匡氏得姓始祖为春秋句须公,曾任职鲁国匡邑,后代以地为姓。《庐山记》载:匡侯后裔匡俗,兄弟七人躲避南障山结庐而居,皆弃官学道,故南漳山又叫庐山、匡庐。匡氏至今有三千多年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西汉时期,匡姓繁荣兴盛,显赫朝野。匡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终成一代经学大儒,历任博士、给事中、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汉元帝时任丞相,封乐安侯,历任三朝重臣,与兄长匡衎同朝为官。匡衡奏疏,常引经据典地阐述“重民生、倡清廉、安社稷”主张,最为著名的奏折是《治天下必审所尚论》(原文见班固《汉书·匡衡传》)。两千余年来成为施政的一面鉴镜,被后世赞为一代名相,这充分体现了匡衡忧国忧民的高尚人格和情操,“凿壁偷光”也成为后世励志育人的典故。

  汉宣帝继位时,匡衡位高权重,遭同僚猜嫉,被贬回乡。归隐后,匡衡建“鼋山书院”,传经授学,其子经学家匡咸,官达九卿,弟子伏理、师丹、满昌等皆成一代经儒。他于鼋山植榴养鹤,相传今枣庄峄城万亩石榴林为匡衡亲带弟子手植,后逐步扩散,蔚为壮观。

  匡衡前后六世,为朝廷重臣、博士、将官、郡守者数十多位。祖孙后代显赫汉室,家声丕振,为匡氏家族最为显荣的历史时期,成为千古佳话。逝后葬于枣庄峄城匡谈村(墓、祠堂今仍在)。峄城 “匡衡祠堂”东25千米,兰陵镇西北5千米、多居匡氏后裔,村名即取匡衡“太子少傅”之意,为太子堂村。其他匡氏子孙为避灾难,逐步迁徙散居全国各地。

  四、匡姓的演变

  匡姓鼎盛两汉,在宋朝以前是鲁南望族,为什么在中原地区和匡衡故里极少见到匡姓后人?

  据《宋史》载:赵匡胤黄袍加身,建国为宋,然后勅旨诏诰天下,避其名讳,甚至将同胞兄弟赵匡义、赵匡美改为“光义、光美”,达到君臣有别之目的。

  “避讳易姓”,匡姓首当其冲。中国人崇尚“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为免屠戮之灾,千万匡氏先祖被迫易姓。当初改匡姓为“康、方、王、羌、姜、杨、主、(取近音谐音、去掉部首或投亲戚之姓)、陈、徐(句须的须谐音)等姓,这表明匡氏先祖警示子孙勿忘本源之意,可谓用心良苦。

  北宋时期,中原地区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赣西南一带山深地僻,匡氏先祖为保家安命而“避讳易姓”,因此迁徙而至岭南各地而居,南方多地对“匡”姓多读为qiang。唐末宋初,匡氏迁徙频率之高是其他姓氏中历史上少见的。几千年来匡氏匡裔家族可谓流离失所,饱受蹂躏,这造成了匡氏匡裔子孙背井离乡,手足易族。匡姓的演变充满着历史的沧桑。

  南宋时期,匡赤上奏高宗赵构,匡氏后裔部分恢复了祖姓;清朝皇帝康熙,极力倡修族谱,诏匡氏恢复原姓,又有一部分匡氏后裔恢复原姓。由于年代久远,谱牒不传,许多地区的匡氏没能统一族谱,使得许多易姓匡裔支系无法恢复匡姓。现有资料证明,易姓匡氏后裔有匡裔康氏,匡裔方氏,匡裔王氏,华容徐氏,通州羌氏、常州李氏,融入傣族的匡裔项氏、匡裔金氏等。更多易姓的匡裔子孙仍尊匡句须为始祖,祭祀匡氏先祖。那些骨子里流淌着匡氏血脉,为大中华民族的强大和子嗣后代而尽力的匡氏后裔,是否恢复祖姓并不重要了。

  五、匡姓的迁徙历史

  据《郡望百家姓》、《姓氏考略》载:匡姓郡望为晋阳,表明匡姓之大宗曾长期繁衍滋长于今山西太原一带,故后世匡姓有以晋阳为其郡望堂号。匡氏后裔自春秋战国时期,已由鲁国匡邑一带向山东南部一带徙居。至西汉中期,以匡衎、匡衡兄弟为代表的前后数世匡氏先祖显赫朝野,匡氏后裔因官居家等又向山东半岛方向迁徙。隋唐前后六百余年时间内,有部分匡氏后裔迁徙到中原河南河北等地区。

  在中华五千年姓氏文化的演变中,匡氏匡裔有过三次大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是在唐末宋初。唐王朝衰败,战乱不断,唐懿宗咸通九年“庞勋作乱”,席卷山东、安徽、江苏广大地区;唐僖宗年间,又发生了王仙芝、黄巢农民大起义,战火烧遍江南和中原地区,连续多年的战乱,中原大地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亡避难。宋初的“避讳易姓”之灾,使大多不愿舍离故土的匡氏先人被迫易姓,个别不愿改姓的匡姓先人,被迫逃离偏远的岭南地区。

  第二次大迁徙是明朝的迁**动。元末暴发的多年战争,湖广人口大减。明初皇帝下诏迁民填充,众多匡氏先祖被迫迁徙。匡姓作为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又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等地。因为明朝移民律规定,同姓同宗者不能居于一处,所以,匡氏先祖为居家于一处,迁移前一支改为宋姓。有古谣云:“冰盘送,槐把刀,匡宋分,含泪找”,匡、宋一家为便于将来相认,遂摔碎一冰盘(盘子),匡氏先祖兄弟数人各持一碎片,将来无论匡姓、宋姓后裔均拼盘相认,是为一家;又于洪洞大槐树下,取古槐树枝为刀把,分于匡、宋众先祖兄弟,以作家人相认佐证。具碑谱记载临沂兰陵县太子堂、东新兴、马楼和郯城县马头匡氏由江苏赣榆迁来,蒙阴、费县匡氏由日照东港迁来,据说皆为九公之后。临沂匡氏承先祖之德,世代繁衍生息,人丁兴旺。

  第三次大迁徙是清朝的迁**动。明末,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几次屠川,造成了当地人口大减。清初皇帝下诏迁民,匡氏先祖随到四川等地谋生。清朝康乾年间,山东等地贫民伴随闯关东之风,匡氏后裔播迁于东北三省。随着朝代更替,部分匡氏后裔或经商或逃生,分迁到缅甸、泰国等国家,也有解放战争时期随军入台湾,他们繁衍生息,已发展成为当地匡氏新支系。

  匡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匡氏人口约三十七万余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27%,,位列百家姓第279位。目前主要分居在鲁、赣、湘、鄂、苏、川、渝等地,这七省市约占全国匡姓人口的88%。山东匡姓以临沂、青岛、日照居多,潍坊、菏泽、博兴次之。临沂匡氏以居住于兰陵新兴、郯城马头、费县、蒙阴等地为多。因为赵匡胤实施“避讳易姓”,致使“匡衡故里少匡姓”,但并非无匡裔。由于历史口碑族谱遗忘失传,所以考究资料甚少!

  尧舜禹汤,大国泱泱;汉风唐韵,文化久长;华夏万载,同出炎黄......随着中国儒道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华夏文化也必将影响和主导整个世界,这将极大地振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重视姓氏文化的挖掘、研究和继承,有利于增强民族情结,建设和谐社会,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姓氏血统之一的每位匡氏匡裔子孙,必将在祖国崛起、梦圆中华的伟大进程中,描绘出绚丽的生命色彩!

 


  氏匡裔文化

  1、郡望堂号:晋阳郡 晋阳堂

  2、祖训:

  崇宗敬祖 孝敬父母 和睦兄弟 培育后代 寻亲联族

  尊师敬贤 勤俭持家 遵纪守法 戒禁祸患 立志正远

  3、历史名人

   裕:春秋时隐士,传说匡庐山得道仙人!

   :战国齐将领。又叫章子、匡子,章子墓在济南章丘 (地名章丘意为章子之茔)。

   :西汉名相、经学家,“凿壁偷光”典故的主人公。

   :西汉大臣、匡衡之兄,给事中、紫微郎尚书令

   :西汉臣匡衡之子,家学渊源,深明经术,历位九卿。其家代有为博士之人。

   :著名南朝齐国孝子,百孝图主人公之一。

   :著名金、元期间将领,授河东元帅。

   :著名明初将领守东海,击倭有功,授武德将军,世守胶东。

  匡翼之:明朝著名大臣

   :清臣,“顾命八大臣之一”,后迁居济南任泺源书院山长,兼尚志书院山长,其著作有《珠云仙馆诗人钞》、《名山卧游录》、《奏议存稿》等。

   昌、匡盛:汉相匡衡之子,越骑校尉匡昌醉酒杀人被斩,骠骑校尉匡盛营救案发被发配滇南。

  匡国策:汉名士

  匡文贞:明大臣,

   : 明 医学家

  匡开益:清大臣

  匡互生:教育家,“五四运动”火烧赵家楼、力挺***回校任教之人

关于我们
天下匡裔网是匡氏宗亲最重要的分类信息发布平台之一,以“继承匡氏精神、弘扬匡氏传统文化”为特色,融合各类匡氏新闻资讯和行业信息,以发布和报道姓氏传统文化信息、即时新闻资讯等,竭诚地为访问者提供信息服务。
版权声明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维权、免责声明:1、本网站非商业性质 2、内容谢绝用作商业传播 3、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及时撤消,恕不承担法律与经济责任!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言论与本网无关!
联系方式
监督:18576633667
QQ群:908637488
邮箱:chinakuangs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