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武进匡裔李氏
主要参考资料:“匡氏族谱网”-匡——王——李
世系图-50
(武进夹山熙河王氏)秀四→••• 本成(过继李氏)→应桢→孟智(徙居阳湖三河口)→文骐→衍曾→征兰→兆洛
常州武进匡裔李氏出自于无锡武进夹山熙河王氏。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江苏武进夹山熙河王氏6世裔孙有为王本成者,幼年父死家贫,本家无力给养,乃过继辋川(今陕西蓝田南)李氏抚养,遂冒李姓。李本成生李应桢,李应桢生李孟智,李孟智始定居县东北大宁乡三河口,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拆武进,置阳湖县,遂为阳湖人。李孟智生李文骐,李文骐生李衍曾,李衍曾生李征兰,李征兰生李兆洛。
李兆洛(公元1769—1841年),字绅琦,更字申耆,号养一。为清嘉庆、道光年间海内名儒,世所景仰,在学术与文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就。学术最擅地理之学,方志、地理工具书与制图诸学兼工,后二者尤称名家。有《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皇朝舆地韵编》、《皇朝一统舆图》、《历代地理沿革图》、《历代纪元编》传世,曾同刊刻于江宁,称《李氏五种》。文学方面,以编《骈体文钞》倡“骈散一源”最称于世;而其古文与恽敬、张惠言等并称,系古文“阳湖派”的代表作家。
自王本成过继李氏以来,匡裔李氏数代人丁不旺,李兆洛之《祠堂记》亦云“吾宗自慎吾公(本成)冒辋川李姓,至于今七世矣,而生齿寥落,合见在子姓不及三十人”,可谓人丁单薄。更显李氏数代凄凉单薄的是,“辋川之族既繁,慎吾公以下不复纳于辋川之祠……自明之(孟智)公求夹山王氏本宗,冀得慎吾公以上支派以复本姓而竟不可得,因戒子孙世世与王氏无通婚姻”,则本成以下李氏一支既不容于冒姓李氏,又不容于本姓匡裔王氏。匡裔李氏欲单支振作,实属不易。
后 记
记得小时候清明节是我们最喜欢过的节日,不但是这个时节春光荡漾,绿意抒怀,鸟欢花艳,还有父辈带领我们上山扫墓祭祖时讲述先祖的动人故事。扫墓踏青,说事听天,年复一年,做的事听的天,每年没有什么变化,可是我们觉得每年都有不一样新鲜,清明节依然是我们最喜欢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长大,先祖坟茔地址我们早已熟透,我们认为已经很清楚先祖的身世故事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旅居台湾半个世纪的三伯父昇腾先生,思源报本,回乡修葺多座祖坟,谈话中聊起一些先祖的源流身世,始觉自己原来对族史的知识还是一片空白••••••惶恐之余,只有赶快借阅族谱去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族史知识,不懂不明之处虚心向长辈请教。为了自己今后学习、查阅方便,我特花了半年时间用笔抄写了一本有近500页的族谱(本房部分)。此后,学习研究族史成为了我的业余爱好。
2004年,我们匡裔方氏作为中华方氏的他裔方氏,应邀参加“中华方氏全族统谱”的统编,我被推举为匡裔支系的主修之一。为此,更觉得自己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所以自己只有更加发奋学习才能不负众望。在编纂《匡裔分谱》中,有年轻人向我建议:族谱非一时一会能懂,何不整理一篇通俗易懂匡裔方氏史料,让宗亲容易了解掌握自己的族史,岂不意义更大?!我认为建议极佳,遂费了一点时间写了《匡裔方氏之渊源与变迁》一文。
2006年10月,我与方军寿先生应邀参加了匡氏匡裔吉安会议,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匡氏、匡裔支系宗亲代表相处的几天中,感受最深的是各地宗亲寻根问源、支系归统的殷殷之情。云南中缅边区的龙江匡氏匡大一先生,年逾七旬还亲率龙江宗亲代表不辞劳苦万里辗转赴会,其拳拳赤心,至今让我感动!
此后,我特留意收集、整理和学习匡氏匡裔的族史资料。在此要特别感谢匡方毅先生主办的“匡氏族谱网”和匡义生先生主办的“天下匡氏网”,两个匡氏家族网站不但为我们匡氏匡裔提供了非常宽广、迅捷的信息交流平台,还为我们宗亲提供了非常宝贵、博大的族史研究资料。
在编辑《匡氏匡裔源流概要》一文中,因我无法也不可能亲访各支系寻求第一手资料,主要是根据自己能够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学习、分析、研究和整理,遗漏和错误在所难免。为此在请广大宗亲谅解的同时,还请指正谬误,以期及时改正。附上我的电子邮箱fangshihua511@163.com、906496153@qq.com,欢迎大家指正和交流。
公元 二零一一年四月三十日 于江西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