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匡衡公系下其他支系匡氏
1、山东日照、胶州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P66页-山东匡氏[匡辉撰]》、《中华匡氏名人录P73页-江苏匡氏[匡辉撰]》、《中华匡氏名人录P75页-河北东光县匡氏族谱序》,《钦定四库全书-武德将军千户匡福墓表》、匡立柏《中华匡氏通谱—九公支谱•日照篇-续修匡氏族谱后记》、匡辉 《中国北方匡氏考证2(山东篇)》、匡立现 匡立柏《日照海曲<匡氏族谱>本宗考(家谱资料之八)- 山东匡氏》、《匡氏始祖简介》、《胶州匡氏始祖匡福简介》、匡立柏《中华匡氏通谱—九公支谱•日照篇》。
据海曲《匡氏族谱》、胶州《匡氏族谱》记载,日照和胶州的匡氏先祖匡九公(注①)原为江苏省赣榆人,是乐安侯匡衡的后裔。元朝末年,始祖匡九公为避兵乱来到江苏赣榆县光原乡赤涧社黑墩坡旗山下,遂定居此地(注②)。匡九公有匡亨、匡福二子,长子匡亨世居山东日照,次子匡福世居山东胶州。
注①:匡九公以前世系未详。
注②:海曲卷《匡氏族谱》、胶州九龙镇《匡氏族谱》、江苏赣榆县海头镇匡家口村《匡氏族谱》记载,匡九公居住地为赣榆县崇义乡朱尹社(今海头镇)。
(1)、日照匡亨公系下匡氏:
匡亨公于元末因避红军乱,始自江苏赣榆迁山东日照县城前村(现属于五莲县辖区),衍山东日照匡氏一支,尊匡亨之父匡九公为一世祖。
[1]、日照市匡氏:现有人口约2800人。
①、日照东港区匡氏:现有人口约2230人。
②、莒县匡氏:
莒县匡氏匡家沟匡氏是由东港区三庄镇大沈马庄迁入,现有人口约210人。
③、五莲县匡氏:
五莲县匡是由东港区三庄镇大沈马庄迁入,现有人口约360人。
[2]、临沂市费县匡氏:由东港区三庄镇大沈马庄迁入。
[3]、临沂市蒙阴县匡氏:由费县迁入。
[4]、潍坊市诸城市匡氏:由日照迁入,人口约120人。14世匡伯亮(谅)、16世匡永芳徙居诸城小庄。
[5]、德州市平原县匡氏:于清乾隆年间由诸城迁入,集居地称匡庄,已传9世,人口约120人。
(2)、胶州匡福公系下匡氏:
匡福公为匡九公次子,在世时间为公元1333-1399年,原籍江苏赣榆,明初抗倭名将,胶州匡姓始祖(生四子:德,贵.政.荣)。元末官至河南行省参政(从三品),曾于元朝至正十六年(公元1357)统苗兵在卫辉镇压过刘福通农民起义。后来,他见元朝大将勃罗帖木儿跋扈有异志,遂辞职隐居赣榆旗山下。当时,占据江苏的反元义军领袖张士诚慕其名,以元帅职务聘他出山,被他委婉拒绝。不久,匡福投奔朱元璋领导的反元军队。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以战功守授山东沂州(今山东沂水县)守御所百户(正六品),洪武四年(公元1372)升莱州卫副千户(从五品)。洪武十四年(公元1382),授武略将军(从五品),授命率军在山东半岛沿海抗击倭寇,曾在山东即墨市阴岛和莱州市平岛大败倭寇,屡建奇功,使“东莱之人不复知有寇”,成为著名的抗倭爱国将领。后以老病向朝廷申请休职于家,朝廷念其功,升他为胶州守御所正千户(正五品),由其长子匡德袭其职,移镇胶州,故匡福被胶州匡姓后人尊为始祖。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匡福以疾逝于胶州,享年66岁。
匡福公生四子,长子匡德、次子匡贵随任胶州,三子匡政、四子匡荣仍居赣榆。山东胶州匡氏以匡福公为一世祖。
[1]、胶州匡氏:现有人口约6800人。
胶州市杜村匡家孝源匡氏字派:(5~30世)
翼允铎延嶐元方衡瑜圣智尚丕纪兆宝仕明永华甫真传百世新
[2]、胶南匡氏:为11世匡愈、匡恕兄弟因“海时行兵叛”由胶州迁胶南黄山镇石灰窑东村。
[3]、即墨市匡氏:为12世匡文会携子大镇、大武、大成、大闻由胶州迁即墨市东北乡七级村。
[4]、江苏赣榆匡氏:为匡福三子匡政、四子匡荣回迁定居。赣榆县官河乡匡林村,俗称匡家陵,也称“将军陵”,有匡九、匡福、匡德、匡政、匡荣陵。
[5]、苍山、郯城匡氏:于明嘉靖年间由江苏赣榆匡口村迁苍山县太子塘村、东新兴村、马楼村和郯城县后赵庄、马庄、中北头村。
[6]、高密匡氏:11世匡景衡携子匡胜迁入。
[7]、济南匡氏:17世匡进仁徙济南府城西官茔庄。
[8]、江苏沭阳匡氏:沭阳县大房村匡氏由赣榆匡家口村迁入。
[9]、河北东光县北霞口村匡氏:始迁祖在明永乐年间(公元1404年许)由山东即墨迁东光县北霞口定居,始迁祖以后数世未详,族谱以清康熙年间的匡应宾始录入,至雍正年间的匡来荣、匡来顺兄弟,还有三世单传不详,以后各世字派为:来、建、景、云、宝、近、连、文、庆、洪、志,1990年续修族谱时新续字派为:
德宪树忠风 仁泽恩俭峰 兴盛世繁荣 耀华振晓颖
2、江苏丹阳匡氏
丹阳匡氏分为南北两支,南支为南乡鹤溪河畔的匡家桥,北支为北乡长江边的匡家埭。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8年),匡德从泰州迁居丹阳。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8年),匡时镜迁至孟渎。现丹阳匡氏主要集居在导墅匡家桥、后巷、界碑、云阳镇等地。丹阳匡氏主要名人为现代教育家匡亚明。
丹阳北乡仁济沙匡家埭匡氏宗祠为“乐安堂”有楹联两对:
祠址已三迁,水秀山明人杰地灵名永著
乐安传一脉,瓜绵椒衍祖功宗德泽长流
兰州固美,孟渎尤佳,百世迁居名胜地
凿壁引光,借书佣力,一朝封拜乐昌侯
丹阳匡氏宗谱自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始修,至1948年共十次修辑。
3、湖南醴陵花桥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中华匡氏通谱•湘西北分支谱-醴陵花桥匡氏》
先祖居山东平原,为匡衡公子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迁居江西新喻(新余)县西门。传十余世,震隆公字离照,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携家迁醴陵县北乡花桥境古八都八甲,生五子秀轻、秀重、秀轮、秀辕、秀毂,后裔分布于耿境、陈家冲、石塘冲、茂田、老关、江西萍乡、浏阳。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花桥匡氏七大房建祖祠于花桥东岸。据1948年统计花桥匡氏有人口6000人。
4、湖北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匡埠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59页-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匡埠匡氏》
孝感市孝南区肖港镇匡埠匡氏于1946年曾经编辑族谱,“文革”时被毁。1997年重修族谱,其源流、始祖、字派等由族中老人回忆所得,谱序记录: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黄州府蕲水县解粮官王宗一、王宗二押运粮草,因逢阴雨连绵,延误军机,解甲归田,落籍湖北孝感县郭下乡(今匡埠村)。现有人口1000余人。
始祖:道常、妙常;一世祖:彦章,于明洪武四年定居。
老字派:大全文忠 厚崇诚信 祖述敬章 修齐平志 永世克昌
1997年新增字派: 宏基亘古 源运福康
堂号为“凿壁堂”。(注①)
注①:根据其谱序记录,估计是匡裔王氏一支,后又复为匡氏。由其堂号估计是匡衡公后裔。该支迷点较多,如始祖道常、妙常,与其序述中“王宗一、王宗二”不同;一世祖彦章,与始祖又不同,与字派也不相符;洪武三年王宗一、王宗二落籍匡埠村,可是又云“一世祖彦章,于明洪武四年定居。”
三、其他匡氏匡裔支系源流
(一)、学金公支系匡氏
学金公,字金三,江西豫章(今南昌)人,南宋绍兴间(公元1131-1162年)金国侵虐,中原百姓生灵涂炭,学金公捐资济军,随军长沙,功封元帅,功成隐退于湘乡湄水桥杨梅庄(今属双峰)。
1、湖南双峰湄水桥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匡氏族谱网”—双峰湄水桥匡氏、《湖南双峰、邵东等地匡氏源流》、《宁远仕贵公与湄水仕明公》,《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中华匡氏通谱·湘西北分支谱-湘西北匡氏(节选)》。
学金公传10世贤仲公,生才可、才玉,派衍两支。才可公生元明、元聪、元通,为匡家塘、匡家垅、长山田心之祖,后裔主要分布于青树坪、邵东、武冈;才玉生元发。
现居于湄水、锁石的匡氏主要为明代从江西迁来的仕明、仕玄两公后裔,族谱上为“玉公派”,实非才玉公真正后裔。才可公房匡家堂等匡氏子孙自称是本地匡姓,说玉公房后裔为后迁匡氏,“玉公房”后裔亦称自己一族与才玉公无关,并声称仕明、仕玄与祁东仕隆、仕贵(即明初迁祁始祖义宣公之子)亦为兄弟。族谱记载:十三世太祖匡公安禄字仕明,有像赞曰:于维我祖,避乱豫章。明初国泰,走马回湘。于时处处,式辟田庄。湄水悠悠,蕃衍无疆。十三世叔祖匡公安封字仕玄,有像赞曰:公曰仕玄,与兄偕迁。符继熏吹,不后不先。携手归来,振旅阗阗。至今赫濯,馨香万年。两公均被湄水周围30里内道教师公尊为师祖。
学金公支系匡氏分布双峰、邵阳、邵东、隆回、武冈、新宁、绥宁、城步、祁阳、祁东、永州、衡阳、湘乡、湘潭、岳阳等地。清初时期因“湖广填四川”迁民及为官等原因,有后裔外迁广西、四川自贡、陕西紫阳县、贵州、湖北竹山、重庆万州等地。
族谱始修不详,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1949年续修,时已递传35代,男女人口6700余人。
学金公支系双峰、邵东匡氏字派:
学通朝法 武应梦明 景贤才元 安继再友
文尧太祖 良臣佐国 定逢清世 颂肇麟振
敬修先泽 惟是俊英 道隆作述 德裕志行
声名远大 万载显荣 时际昌盛 礼乐淑陶
诗书诵读 业广功高 谋猷廷献 益赞皋赓
泰运长庆 海宇升平
2、湖南邵东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33页-湖南邵东匡氏》
学金公支系匡氏13世安思公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由湘乡(今双峰)迁邵东,生三子继志、继忠、继恕,派分三房:大房继志公后裔居邵东廉桥镇天台村(现有800人)、丰足村(现有110人)、长沙村匡氏(因1952年修天台水库分迁邵东各地,现计有2200人);二房继忠后裔居邵东黄陂桥乡罗家村(现有550人)、红星村(现有300人);三房继恕迁安南卫。
3、湖南武冈、城步、新宁匡氏(仲荣公分支)源流
主要参考资料:“原天下匡氏网”-匡光前《中华匡氏通谱•武冈城步新宁分支谱-序言》、匡德兴《武冈城步新宁分支谱-湖南武冈仲荣公分支源流》、匡德兴《武冈城步新宁分支谱-仲荣公分支字辈》。
世系图-42
①、1世 学金→2世 通富→3世 朝新→4世 法宝→5世 武良→6世 应雷→7世 梦贤→8世 明元→9世 景当→10世 贤仲→11世 才可→12世 文明→13世 安思→14世 继志 ∣→14世 继忠 ∣→14世 继恕②(仲荣,武冈匡氏一世祖) ②、1世 仲荣→2世 宗华→3世 祖泰→4世 子孝→5世 文五 ∣ ∣→3世 祖贤(迁四川) ∣ ∣→3世 祖成→4世 ? →5世 文金 ∣→2世 宗贵→3世 祖广 ∣→3世 祖兴→4世 子龙→5世 文章 ∣ ∣ ∣→5世 文恕 ∣ ∣→4世 子旺→5世 文端 ∣ ∣→4世 子和→5世 文西 ∣ ∣→5世 文添 ∣→3世 祖元→4世 子秀→5世 文安 ∣→4世 子虎→5世 文定 ∣→5世 文宽 |
邵东双峰匡氏六修谱记载,学金公支系匡氏14世继恕公,原籍湖南宝庆(今邵东),继恕公为摘果子事与兄长发生争执,因此负气出走,从宝庆黑田铺李子园随明军驻地安南卫,平定南方后,约在永乐后期徙居武冈城南匡家桥(现今的武冈市大甸乡匡家村)。2007年经仲荣公后裔匡德兴、匡前应考证,证实继恕公即武冈匡氏一世祖仲荣公。武冈匡氏族谱始修于清道光年间。
仲荣公子宗华、宗贵二公徙居戴四团匡家榜(现新宁县烟村乡司机村),在匡家榜居住不久,又移居不远的石盖头,因石盖头地理环境较差,不便于发展,复由石盖头迁居古底(即现在的武冈市司马冲镇古底村)。由2世宗华、宗贵始分上三房和下三房两大房系,俗称华公房和贵公房。宗华公生三子祖泰、祖贤、祖成,故上三房又有一房头、二房头、三房头之称;宗贵生三子,祖广、祖兴、祖元,故下三房亦有一房头、二房头、三房头之别。
仲荣公分支匡氏的迁徙:
宗华公次子3世祖贤于明宣德或正统年间迁了四川。
华公房10世必参公由武冈古底槽背低迁往四川。
华公房11世仲武公由古低上满房迁居四川加定府。
华公房12世文兴、文伦公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一1795年)由古底迁往四川。
华公房13世祖梅公亦由古底迁往四川。
华公房14世子戍、子成、子登公兄弟于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由古底移居新宁赤足村桥头。
华公房15世文受公之子元兴公(字良应)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60年)之间,从古底迁住八洞坪滩,徙居桃盘洞,现有人丁200余。
华公房16世元二公于1927年由古底迁住佃家坪。
华公房16世元道公于1946年由古底迁住绥宁县麻塘乡岩寨村。 ’
华公房16世元孝公由古底迁住转湾华堂村。
华公房16世立交公由古底迁住新宁高桥甘江大栗山。
华公房16世立根公由古底移住大坪杨家桥。
贵公房第5世文端公由古底分居戴四团风祖山(今武冈市司马冲植元丰村).今有人丁600余。
贵公房第5世文西、文添公兄弟由古底分居东塘(现武冈市司马冲镇东塘村),有人丁300余人。
贵公房第6世元玺公更名元秀,由古底迁居城步,先居蒋坊柳林,再迁木漏水磨石溪冲里,最后定居木漏水匡家团。木漏水位于城步县城西北方十二公里处,今城步苗族自治县茅坪镇金凤村。木漏水地理条件优越,水源丰富,林木繁多,楠竹遍野,为山清水秀之故里。尔后,从木漏水又有族贤相继外迁发展。11世友禄公之后裔于十六世纪中叶徙四川;其余大都迁往湖南城步一带;文命公迁往丁界;良堂公迁往清溪桥头;振义公迁往儒林镇;良贵公迁往石头铺;振绪公迁往塔溪;文休文朝公迁往担香坪;良文公迁往大寨。现城步境内匡氏有人丁1000余。
贵公房第8世朝珍公,于明朝末年由武冈下匡家迁往新宁八洞,先至麻林上林,尔后辗转于百宝匡家冲、麻林三水石江里。现大多居住在蛤蟆塘、白果坪等地,现有人丁300余。
贵公房11世仲银、仲滔、仲攀公兄弟从风组山迁往四川。
贵公房12世元喜公于清道光与咸丰年间,由风祖山转居田心栗山陈家,现有人丁约100余。
湖南武冈、城步、新宁字派:
老字派:(十世转宗) 朝世必仲宗 祖子文元再
1947年二修谱时新增20个班次:
立德光前远 荣华邀天恩 诗书传奕叶 礼乐永乾坤
1993年三修增加:
怀志博经学 承平启俊英 惟廉宜作训 圣哲业基兴
4、四川中江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 -匡志进《四川中江县匡氏谱序》
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匡必思公携子匡仲科自湖广宝庆府武岗州南路安乐乡第三都鱼骨庙四方碑东安塘边,徙四川川北潼川府中江县西路十五里地名坎田沟(今回龙镇碉楼沟匡家湾)立业居住,已传八、九世。
字派: 朝世必仲宗 祖子文元再
5、重庆市荣昌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96页-重庆匡氏》
匡国秩与子匡文学于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迁民时,自湖南宝庆府邵阳县长沙冲蜂子庙大坡头土地祠迁现重庆市荣昌县。匡国秩以上世系为:永礼生兴试,兴试生正斌,正斌生国秩。
荣昌匡氏字派:
定永兴正国 文明子世代 道德荣华光 仁义礼安邦
天心顺同珉 乾坤启后长 朝廷历贤仕 远平裔继恒
(二)、湖南耒阳、资兴、永兴、郴州、桂阳、常宁、四川华蓥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原天下匡氏网”-匡德金《湘西北匡氏族谱-续谱总序言》、匡祀鸿《匡氏探源-湘六县匡氏五修通谱总序(节选)》。
世系图-43
①、1世 元济→2世 芳→14世 咸平(耒阳祖)→24世 宏道(迁桂阳)② ∣→2世 昌永→14世 虞侯(迁资兴)→34世 贵禄④ ②、24世 宏道→25世 少四郎(居衡阳)→34世 瀛(迁郴州大溪) ∣→25世 少五郎(居桂阳)→34世 武略③ ③、34世 武略→35世 长、二、三子(居桂阳)→兴奎(迁常宁匡家桥) ∣→35世 景安(迁郴州小埠招旅) ④、34世 贵禄→35世 赋(居资兴东乡何家山) ∣→35世 聿→38世 礼盛(徙永兴)⑤ ⑤、38世 礼盛→42世 贵恒(久宏)﹨(迁四川广安李家坪) ∣→42世 贵虎(久禄)∕(注①) ⑥、1世 元济→29世 乾元(徙桂阳) 注①:世系图⑤为根据《中华匡氏名人录2——四川广安(华蓥)匡氏源流考》所绘 |
湖南耒阳、资兴、永兴、郴州、桂阳、常宁匡氏始祖元济公,原本山东兖州,唐中宗时(公元705—709年)以进士出身,初任江南繁昌正堂,再任江西大庾(大余)正堂,至仕后,居家江西泰和县,生二子,长子匡芳,次子昌永。
1、耒阳匡氏:始迁祖匡咸平公
元济公长子芳公后裔14世咸平公,为五代晋时人,生于晋高祖天福二年(公元937年)。至北宋时,以进士为湖广教谕,任满游(湖南)耒水,至云峰浪溪,视其山姿幽霭,因徙家于此,是为耒阳匡氏之始祖。
2、郴州大溪匡氏:始迁祖匡瀛公
元济公传24世大四郎(宏道)公,宏道公因避“金沙虎之变”,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携子六人由江西泰和鹅颈丘徙居湖南。四子25世少四郎则居衡阳,传34世匡瀛公,以进士出身从武岗发迹,任官衡州修职郎,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避苗乱转迁于郴州西关坳学前,为郴州大溪始迁祖。
3、桂阳匡氏:始迁祖少五郎
24世宏道公五子25世少五郎徙居桂阳,传34世武略公生四子,长子、二子、三子仍居桂阳。
4、常宁匡氏:始祖匡兴奎
34世武略公长子、二子、三子居桂阳,传十几世兴奎公徙居常宁匡家坪,兴奎公即常宁始迁祖。
5、郴州小埠招旅匡氏:始迁祖景安公
24世宏道公五子25世少五郎,传34世武略公生四子,四子35世景安公由桂阳迁郴州小埠招旅。
6、资兴匡氏:始迁祖匡虞侯公
元济公次子昌永公后裔14世虞候公,为五代晋时人,始迁资兴。其后裔34世贵禄长子35世匡赋公仍居资兴东乡何家山等地。
7、永兴匡氏:始迁祖匡礼盛公
元济公次子昌永公后裔14世虞候公传34世贵禄公,次子35世聿公传38世礼盛公,始迁永兴十五都洞口,后裔居于八仙荷叶丘、枫木圹、大叶冲、羊丫冲、坛山冲、岩下等地。
8、四川广安(华蓥)匡氏 :始迁祖匡贵恒公
礼盛公四世孙贵恒(号久宏)公,自八仙洞口复居衡阳西乡鲤鱼塘,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同弟贵虎(号久禄)公入川,落业四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县皛然里仰天窝李家坪,现有人口五千余人。
9、桂阳匡氏:始迁祖乾元公
元济公29世孙乾元公,于宋末祥兴年间(公元1278-1279年)为避元鞑之乱,由江西泰和徙居桂阳,派衍三塘、桑园口、沐浴塘、麦冲等地。
湖南耒阳、资兴、永兴、郴州、桂阳、常宁匡氏字派
元昌大流辉 麟趾振熙 皞景象唐
虞民孝忠节 列标名世文 武辅朝国泰 平富寿康宁
贵聿福义礼 荣华永久金 玉联芳光明
“孝”字后六县统一:
孝友为家训 传经广俊豪 诗书育聪慧 博士重薰陶
绪远怀江右 择基旺楚南 湘云呈彩瑞 紫霞映庐山
(三)、湖南常德匡家桥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P49页-常德匡氏始祖匡贵璋传略》、“匡氏族谱网”-常德匡家桥《匡氏族谱》拍照图片
世系图-44
1世 贵璋→2世 秉温(传八世止) ∣→2世 秉良(传十八世止) ∣→2世 秉恭(后裔分布常德篾匠坳、唐家铺、汉寿等) ∣→2世 秉俭 ∣→2世 秉让 |
1、常德匡家桥匡氏
常德匡氏始祖贵璋公生于元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岁(公元l368年),亦为明洪武元年,殁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享年72岁。
贵璋公原籍江西吉州府龙城县(吉安市吉水县)五十一都汉罗坪枫树坳合族都土地,即匡家垣栗树镇。
即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岁(公元1392年),贵璋公率长子秉温、次子秉良从江西龙城县迁来湖南常德府武陵县前河中念村夏家桥落业,后夏家桥易名为匡家桥(现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匡家桥村),匡家桥为常德匡氏发祥地。
约公元1404年,贵璋公三子秉恭公在五家冲再创基业,五家冲即现常德市鼎城区唐家铺乡联新村。贵璋公则来往匡家桥、五家冲两地,经管家业。
贵璋公生子五:秉温、秉良、秉恭、秉俭、秉让。长子秉温公无嗣,以随仆承立,相传八世而止。次子秉良公十八世乏后。三子秉恭、四子秉俭、五子秉让三公“枝繁叶茂”,兴旺发达,繁衍至今。现今秉恭公后裔约1000人,秉俭公后裔约800人,秉让公后裔约500人,总计约2300人。人口分布常德、汉寿、桃源、湖北宣恩、岳阳、南县、沅江、临澧、长沙、武汉、北京等地。
贵璋公迁常德后至清乾隆时期谱牒不幸遭“回禄之灾”焚毁。清乾隆年间,12世志周公手编草谱,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13世仁骆、仁群续修族谱,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三修族谱,1949年四修族谱,1996年五修族谱。
湖南常德匡氏字派
贵秉升仪时 洪大子国正 应志仁义绍 开光明景运
丕显承先业 培植德泽长 克昌传有本 荣庆耀家帮
庞魁鼎盛世 金文书晋阳 汉博硕仕举 振天佑朝纲
2、四川大竹县匡氏
贵璋公四子秉俭、五子秉让后裔仁佐公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4年)率六子义秀、义清、义宏、义龙、义虎、义庆徙居四川大竹县登子河木马头。
3、湖南桃源县硖州匡氏
始祖贵璋公,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由江南吉水迁常德匡家桥,至五世孙时钟公,再迁桃源县东硖州匡家湾。至1948年,全族人口100余人,分布于木塘、桃源后街等地。宗祠在常德匡家桥。族谱创修于1923年。
(四)、湖南常德石门临澧匡氏
1、石门、临澧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原天下匡氏网”-《中华匡氏通谱•湘西北分支谱-石门临澧匡氏》
世系图-45
文贞→以通(迁居合市) ∣→以道(迁居西蜀) ∣→永华\ ∣→永堂∕(居石门匡家坪) |
先祖文贞公,为明礼部侍郎,原苏州府昆山县人,后迁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之匡家大栗树土地下。生四子:长子以通为协政,次子以道为总兵,三子永华、四子永堂为石门通判。后以通公居安福(今临澧县)龙沉堰匡家拐(今龙池村),以道公迁西蜀(四川),文贞公随永华、永堂二公居石邑(今石门县)八都匡家坪,今已传二十余世。
字派:(临澧合口老字派) 五世正朝 永国家鸿 嗣祖德业
(石邑南乡老字派) 兴隆启大 世立朝清 嗣祖百行
(1918年合定新字派)
朗昭先绪 克迪前光 贻谋传远 盛泽绵长 闻誉广施
兰桂腾芳 恩锡汉廷 代发晋阳 文运丕著 功纪太常
2、广西都安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匡百发《湘西北匡氏族谱-广西寻亲记》
明礼部侍郎文贞公徙湖南临澧、石门,传十一世世清公于太平天国时期(公元1851-1864年)率二子立林、立禹到广西都安下坳乡埧牙村茶油坡辟地定居。后因乱世,立林、立禹公曾返回湖南老家,立禹公留在湖南安家立业,立林公带着其子朝广、朝任、朝风、朝海、朝申、朝龙六子再下广西都安县下坳乡埧牙村茶油坡辟地定居(现匡家屯)。
(五)、湖南绥宁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54页-绥宁匡氏溯源调查记》
始迁祖公良、公清、公节三公,原籍江西泰和县三都塘,元顺帝至元年间(公元1341-1370年)辗转湖南绥宁都二里渡头坪(今盐井乡境)落业,后裔今分布于盐井乡一带。公良、公清、公节之父为匡通韵。
(六)、湖南益阳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中华匡氏通谱•湘西北分支谱-益阳七里枫山团匡氏》
始祖诚贵公,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自江苏迁益阳落业开居,现分布于七里枫山团、益阳市资阳区、汉寿等地。
湖南益阳匡氏字派:
旧字辈: 禄福惟时雍 松国正昌隆
贤良诏上封 英才常蔚起 明哲耀先宗
新字辈: 修齐至治平 科技雅章精
丕显宏民泽 累迁增祖荣
(七)、湖北广水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60页-湖北匡氏备忘录-广水市匡氏》
广水匡氏源流有两种传说,一说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湖北麻城迁入,一说是明洪武二年自山东逃荒而来,先祖匡光宗。2007年广水匡氏修宗谱,采用“麻城迁入”说。主要集居地为广水市骆店乡联兴村,陈巷镇高坡村匡家坳、匡家桥、土桥,原李店乡张杨村,郝店镇,长岭镇。广水匡氏人口近4000人。
原有三支系字派:
文治国华 龙光玉厚福 凤彩振家声
本文治国华和熙 厚德成强玉福园
崇富贵以延世泽 有诗书能振家声
修宗谱时拟定统一字派(待详)。
(八)、湖北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60页-湖北匡氏-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匡氏》
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匡氏据传由浙江迁入,集居地为府河镇徐家垱村、观音庙村,人口近1000人。
(九)、云南龙陵县匡氏匡裔
1、龙江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龙江匡氏族谱·匡大一-龙江匡姓寻根》、《龙江匡氏族谱·匡沛兴-龙江匡氏族谱序言》。
世系图-46
1世 云程→2世 以仁→3世 其明→4世 廷模→5世 助 ∣ ∣→4世 廷机→5世 勋(际昌) ∣ ∣→4世 廷材→5世 勤 ∣ ∣ ∣→5世 劭 ∣→3世 其贤→4世 廷楷→5世 劲 ∣→3世 其新→4世 廷桂→5世 盛 ∣→3世 其谊→4世 廷松→5世 良(子:世宽,说到芒市与金姓傣族融合,后裔不详。) |
龙江匡氏一世始祖匡云程,其父匡连墀,母李氏,两老均在湖南原藉去世。原藉的具体地址,现有两种记载,多数小家谱记为湖南辰州府辰溪县大桥头,仅有一份小家谱记为湖南长沙府湘阴县十八都。现在难于查证,似应以多数的记载为准,也可能是由于展转迁徙,两地都曾是故里。其父匡连墀,母李氏,两老均在湖南原藉去世。
始祖匡云程很可能就是以经商贸易为业兼行医卖药而从湖南来到龙江落业的,时间为清代康熙初年,即公元1670年左右。到龙江后开始落业于勐柳杨新寨,娶王姓女子为妻,曾给一份秧田作为嫁妆,至今田名仍叫匡家秧田。
云程公生子宫保、以仁、感万三人,官保、感万早逝未娶,以仁即为2世祖,生子其明、其贤、其新、其谊四人,遂迁至邻近的樊家坡(又名向阳村)建屋住居,与杨新寨两对,后分为四支,又移向修理与小勐柳对户,匡家寨因此得名。
龙江匡氏的变迁:
龙江匡氏自第三代分为四支,有两支先后迁徙到外地:一是其新大支经第四代匡廷桂、第五代匡盛、第六代匡世德、第七代匡奠华,传至第八代匡流远,大约在清代道光年间,即公元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迁徙至龙江西岸、今腾冲县团田乡燕寺村闷家沟落户,现在已传至第13代,共13户124人;二是其谊大支经第四代匡廷松、第五代匡良,传至第六代匡世宽,大约于清代乾隆末年,即公元十八世纪的九十年代,落户同金姓傣族融合,其后代子孙现在未经查考。
世居勐柳故里的其明、其贤两大支系自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发生过两次大的社会动乱和一次重大社会变革。
第一次大动乱是1856年至1873年的滇西回民起义事件,民间俗称“红白旗之乱”。全村族人中不少人在动乱中死亡,匡氏族人全部外逃至芒市、遮放土司地区或缅甸避难。1874年动乱平息后,有的陆续返回故里收拾残局,有的则在避难地落业长期定居。据初步查证,这次避难迁徙未归的有以下支系:
1、其明大支第八代孙匡斯义避难迁徙至芒市土司地今潞西市法帕乡上东村胡芦口及平河定居,现传至第十三代,有2户22人。
2、其明大支第八代孙匡斯达一家避难缅甸,夫妇在外死亡,其子匡君用被伯父匡斯定从缅甸寻找归来后,迁徙至今腾冲团田乡燕寺村山新沟定居,现传至第十三代,共9户75人。
3、其明大支第八代孙匡国仁避难迁徙至芒市土司地、今潞西市法帕乡上东村烂坝厂定居,现传至第十三代,共10户85人。
4、其明大支第八代孙匡国相及子匡君杨避难迁居至缅甸勐泮,裔孙与缅族同化,现在据说人户不少,但详情未经查明。
5、其贤大支第八代孙匡世富避难迁徙至遮放土司地今潞西市勐戛镇大新寨定居,后又移居附近三角岩村。动乱平息后,其次子匡奠材之妻章氏率子孙返回勐柳敢里;长子匡奠祥一家仍在勐戛定居,现传至第十三代,共9户45人。
6、其贤大支第八代孙匡世贵避难迁徙至潞江蛮老凹今龙陵镇安镇户帕村永兴社,现传至第十三代,共ll户60余人。
第二次大的社会动乱是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侵入龙陵、腾冲及今德宏地区,实行残酷统治,烧杀抢掠,龙江匡氏子孙又有少量迁徙:
1、廷材支系的第十代孙匡立尚、匡立湘、匡立宪迁徙至龙江西岸,今腾冲县团田乡帕允村定居,现传至第十三代,共8户51人。
2、匡国治支系第十代孙匡立章、匡必昌的家人迁徙至今保山市潞江东坪村定居,第十一代孙有匡安兴、匡宽兴等人,现传至第十三代,共5户25人。
3、匡奠良支系的第十代孙匡立国一家迁徙至龙江西岸、今腾冲县团田乡帕允村何家寨定居,现传至第十四代,共10户49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种种原因,龙江匡氏族人又先后有大批迁徙至缅甸定居。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居住在缅甸谋生的声江匡氏族人,共已有60余户、500余人。在迁徙到缅甸的族人中,又有少数人因经商、求业、求学等原因,展转迁徙到泰国和台湾。现在定居在泰国的有4户20余人。定居台湾的有9户40余
龙江匡氏家族由于故居村寨面积狭窄,人多田地有限,为了谋生,历史上每年农闲季节,都有一批族人到边境土司少数民族地区和缅甸北部打工或做生易,一般都是冬去春归。自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继之缅甸也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去缅甸谋生的人逐渐增多。
1、八代孙匡国相及子匡君扬去缅甸勐泮避难后定居,子孙与当地缅族同化,现在后世子孙情况不清。
2、奠国支系第十代孙匡立润、匡立柱弟兄到缅甸勐更及大谷地定居后,已传至十四代,现有11户100余人。
3、奠南支系的第十代孙匡立志,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即在缅甸北部耿戛山经营畜牧场,放牧马牛羊数百头。五十年代初大批迁徙到缅北的十余户龙江匡氏子孙,曾在此建立匡家寨,以从事农业和贸易为生。直到七十年代当地社会动乱,才陆继迁徙到腊戌附近定居。他们大多数人都以经商为生,一部分人从事种植、养殖及小手工加工业,一部份人又展转迁徙至仰光、瓦城、东枝、勐更、党阳、抹谷等地定居,从事商业经营活动。
龙江匡氏分布:
龙江匡氏自一世始祖匡云程于清康熙初年(公元1670年左右)到龙江勐柳落业,至今年公元1997年,传14代。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共有裔孙300余户,1800余人,具体分布如下:
l、居往在勐柳故乡(包括匡家寨、老街子、土官寨、桦桃林)的110余户,640余人。
2、迁徙至周围邻近县、乡定居的现在60余户,400余人。其中,在龙陵县镇安镇户帕村定居11户,60余人;在腾冲县团田乡定居的有闷家沟13户120余人,山新沟9户70余人,帕允8户50人,帕允何家寨10户50人,共40户300余人;在潞西市定居的有法帕乡平河、胡芦口2户22人,烂坝厂10户85人,勐戛三角岩7户40余人,遮放邦达2户(人数不详),共2l户140余人;在保山市潞江东坪及上江大芒棒定居的5户25人。
3、迁徙至缅甸定居的,现在共有60余户、500余人。其中,定居在腊戌及其附近地区20余户、200余人,定居在勐更附近的十余户、100余人,在瓦城、东枝、眉苗、抹谷、党阳等地的10余户、100余人,在中缅边境线上的10余户、100余人,定居在勐泮的户数及人口未详。
4、迁徙至泰国定居的有4户,20余人。其中,曼谷1户,清迈2户,有1户地址不明。
5、徙至台湾定居的有9户,40余人。其中,台北3户、10余人,桃园1户、9人,高雄3户、10余人,屏东1户、4人。
6、在国内任公职人员,于北京、太原、保山、龙陵、潞西、畹町、瑞丽等城市定居的有15户、90人。
龙江匡氏字派:(尊始迁祖云程公为一世祖)
1云程,2以仁,3其,4廷,5(单名),6世,7奠,8(斯、国、开、远),
9(君、曾、天),10(立、顺),11(兴、必),12大(在中),13国(在后),14自(在中),15定(在后)
1997拟定16-63世字派:字派位置仍以在中、在后隔代变换
尚学文明 人杰成林 志宏业远 万方建新 先安后荣 春发常青
民为邦本 中华永宁 云龙高飞 山川同庆 仁义光总 家吉天平
2、象达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原天下匡氏网”-匡腾兴《云南龙陵、象达匡氏》、云南龙陵匡国良后裔《匡国良后裔族谱-始祖溯源》
世系图-47
1世祖 国良→2世 应学→3世 德富→4世 崇恩 ∣ ∣→4世 崇惠 ∣ ∣→4世 崇意 ∣→3世 德周(融为傣族,姓项) |
象达匡氏一世祖匡国良原籍湖南省辰州府辰溪县(注①)。因经商于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到镇安月亮田定居,其后裔与龙江匡氏世代相处关系亲密,以一家人相称呼。
2世祖匡应学,先由镇安移居象达坡头、崩龙寨两处居住,生长子匡德富,匡应学又带长子德富徙居潞西市勐戛,娶傣族刀氏为妻,生次子匡德周。
3世匡德富成人后,与父返回象达坡头寨居住。匡德富三子:长子匡崇恩生五子,子孙居住在龙陵象达甘寨、平达下坝及刺竹水一带;次子匡崇惠生二子,子孙居住于平达上坝小寨一带;三子匡崇意,抚长兄匡崇恩之四子匡文俊为长子,又生四子,子孙居住龙陵县勐糯镇一带。
3世匡德周娶潞西市傣族金氏,已融为当地傣族,姓项(傣语音“夯”与汉语音,“匡”近音),子孙居住在潞西市风平镇那目村、法帕镇芒留村,现约70多户,500多人。这支成为傣族的匡氏后裔还常到龙陵镇安月亮田祭奠匡国良一世祖坟。
象达匡氏子孙第四代起就逐渐向各地扩迁,居住地日益拓展,人口发展迅速,居住较分散,不便联系,所以至今尚未发现有系统和完整的家谱、族谱可考证。
象达匡氏已传至十九代,实际人数估计已达万余人。
象达匡氏集居地主要分布于龙陵县城居民区;镇安街子、象达甘寨、云坡香果林、大中寨、郝洒、扁练、帕掌河老寨子、棠梨坪大河边、邦工杨家寨、小米地、大硝河、樱桃洼、勐蚌;平达段家坝、平安小新寨、勐懂、安庆坝头、安乐小田坝、上大寨、匡家寨;勐糯沟心寨、街子、罕乖、丛岗、海头;龙新湾塘匡家寨、菜籽地;碧寨拨杈树;木城乡光坡、老满坡、木城、渔塘垭口。
注①:根据“匡氏族谱”(www.kuanglu.com)《巴西匡大聪寻根及辰溪县答复》一文,湖南辰溪县匡姓族人发源地是伍家湾乡米家垄村。
3、龙陵匡裔项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孙项尚、项波慧英《云南龙陵匡裔项氏源流》
云南龙陵匡裔项氏源于象达匡氏。
一世祖匡国良原籍湖广辰州府辰溪县,自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70年前后)到云南省永昌府(今保山)贸易为生,来至龙陵县镇安所月亮田居住,生2世祖应学。应学生长子德富,后因李氏先故,应学祖带长子德富移居芒市勐戛经商,后到弄坎买田一块,又娶一门傣族刀氏,生次子德周。
后来匡德富祖带父移居象达坡头、崩龙寨二处;3世德周继住芒市,娶金氏,子孙住芒市那目一带,后为傣族改姓项。据那目村项家祖墓记载,一支分到潞西轩蚌,后到弄幺;一支到盈江傣族刀家上门后变为傣族。据不完全统计,德周祖后裔今已发展到千余人,裔孙永惦始祖之灵,清明节常到国良祖墓地祭奠。
据《潞西县志》记载:那目村人项二孟,清朝乾隆年间在芒市土司衙门保安队任队长,公元1764年为抗击缅甸辛骠信王朝入侵中国,被派到三台山一带协助清军抵抗敌人入侵,亲自带领50名土司兵到三台山卡负责防守。项二孟于公元1644年前后,从弄幺村搬至芒市地那目村建屋居住娶弄幺村焦氏,生八子:项岩过、项老二、项老三、项老四、项老五、项老六、项老七、项老八。一子到弄幺定居,有一子到弄转定居,其余六子在那目定居。
“匡”改“项”原因是,傣族把匡字念成康字,傣文康、抗同用一个字,读两音,可读“康”,也可读“抗”,而当时文化极不发达,特别是傣族中能讲汉话的人不多,能讲能写的人就更少。所以长久的读音,就顺其自然的把匡讲成了项、康、抗,芒市傣族以后就用项姓,傣族不读项(xiang),而把项字念成“抗”字,现梁河县勐养镇多数还用抗姓至今。
(十)、山东雷泽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匡氏族谱网”-《东鲁雷泽匡氏族谱序》,匡辉《中国北方匡氏考证2(山东篇)》
世系图-48
1世 啸达→2世 士龙→3世 常→4世 彬 ∣→4世 勋 ∣→4世 永(迁胶州) ∣→4世 整(迁胶州) |
1、山东鄄城县匡氏:
始祖啸达公,原籍山西晋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奉旨迁往山东曹州府濮州东南八十里许古雷泽安家立业。雷泽匡氏主要集居现山东鄄城县彭楼镇匡庄村的东匡庄、西匡庄、齐堂、杜庄,已传二十五、六世,现有人口约920人。
2、江苏丰县匡氏:
匡正思于约1900年前后因黄河发大水,自山东鄄城县彭楼镇匡庄村的东匡庄迁江苏徐州市丰县师寨镇徐庄,已传6世约有120余人。2006年新续家谱,拟定十个字派:
令传初年少 春季礼易详
(十一)、贵州晴隆县匡家洞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匡维江“贵州省普安县《匡氏族谱序》”、“匡氏族谱网”-贵州晴隆县新化匡家洞匡氏
始迁祖匡纪良,原籍湖广宝庆府兴化县牛栏山茶山。明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匡纪良被调征贵州黑羊箐苗变,来到贵州安南卫(今晴隆县),纪良公生子道元公。
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6年),安南发生苗变,后裔被迫迁至汪家河(今普安县汪家河),后又转至窝沿厂(今普安县窝沿乡),复至上阿山硝洞。后来子孙发达,把硝洞改名为“匡家洞”(今普安县窝沿乡田坝村湾子头组)。
普安匡家洞匡氏字派:
道必重廷世 国文之以兴 如明良惠启 正中维奇珍
克纯永盛茂 祖德璋大升 一本应荣耀 天赐万贤君
民国十八年新增字派:
学高占云汉 有志尚朝宗 礼让风家典 诗书源育英
公元1988年新增字派:
畅颂称共和 相冀承先仁 谱传芳庆远 历代敬乾坤
(十二)、重庆市南川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匡孝华《重庆市南川区匡氏概况》
一世祖匡祖龙、2世与辉、3世考俊原籍湖广长沙府湘乡县永兴里三十一都周田榜相公庙,4世玄滚公约于明康熙中末年间(公元1705-1708年)迁现重庆市南川区福寿乡民丰村茨梨湾。到现在约230年左右,已至10世,人口约为3000至5000,以南川区福寿乡居住为主。
南川匡氏字派:
正始由源本 高祖与考玄 世代光明远 立学孝为先
国太仁慈厚 家丰德泽绵 诗书能裕後 富贵定超前
(十三)、重庆市江津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匡克勤《重庆江津市匡氏源流(简介)》
始迁祖匡世德、匡世维、匡世荣三兄弟于两百多年前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迁至四川江津县(现属重庆市)登云坪。现匡世德后裔主要在江津市吴滩镇、璧山县、永川市等地;世荣后裔主要在江津市油溪镇一带。
(十四)、四川合江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匡子辉 《四川合江宗族世系序》、匡思勇《四川合江匡氏》
四川合江匡氏始祖匡以衡,又名以征,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四十四都地名东头村,生于明天启年间(公元1621-1644年),武学出身,效力军营。因有功,圣恩赐名“以征”,授叙州府(今四川省宜宾市)兵备道。生七子为仁、约、登、真、富、维、杰。
后因时事变乱,长子匡仁平贼入黔(贵州)。后大清定,五人复入四川,创业于合江县西乡庙高支四甲沙河插,开垦承粮,弟兄各居。2世匡仁公卜宅大屋头,生三子纲、富、贵。3世纲生二子维胜、维栋。4世维胜生三子文贤、文祥、文英。5世文贤又名伦,生子匡联级,又名占候,又名显清。6世联级生三子,钰武、绍武、姚武。7世绍武又名良训号玉献,生二子怀冰、怀玉。8世怀冰生子匡世琮。9世匡琮生四子守成、守荣、守业、守相。
四川合江匡氏字派:(注①)
玉怀世守邦国正 子思文学永光宗
吉安一本承先泽 伦纪昭彰庆显庸
(晋阳一本传黔蜀 伦继昭然庆萧雍)
注①:匡子辉《(四川合江匡氏)宗族世系序》7世绍武始排字派,又匡思勇在“天下匡氏网”留言说“自入川后9世祖之后字辈排列为:玉怀世守邦国正,子思文学永光宗;晋阳一本传黔蜀,伦继昭然庆萧雍。”
(十五)、四川泸州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 “天下匡氏网”-《中华匡氏各地班辈照片集锦-四川泸州匡氏世系班序》、四川泸州《匡氏族谱文达公遗嘱》。
始祖匡国品自湖广宝庆府邵阳县富阳二都大山中龙山廖家屋基,徙居从四川下南道,直棣泸州崇义乡匡桥。
四川泸州匡氏字派:
固本德正家 自国有良才 文明延世泽 麟凤耀廷槐
(十六)、甘肃兰州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原天下匡氏网”-匡延龄《金城(今兰州市)匡氏 》
《金城匡氏家谱》记载,金城(今兰州市)始祖匡兴,“从明太祖皇帝北伐建功,授山东济南府胶州卫指挥同知职,由淮安北上遂入籍山东时,肃庄王建藩于兰”。匡兴有九子,四子随驾至兰世袭其职,现在兰州匡氏约有20—30户,宗祠设在兰州市民主东路的周家拐子。
世系为1世匡兴;2世千户指挥;3世瑜、杰、松;4世鐄、宽、赛;······ 15世兴国、安国;16世佐伩、佐义;17世忠、孝;18世匡锡章,19世匡延龄,20世匡方坚。
(十七)、江苏阜宁县东沟镇镇南村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74页-匡辉《江苏匡氏》
阜宁县东沟镇镇南村匡氏于清末迁入,源流暂未详,现有匡氏40余户。
(十八)、江苏江都县郭村镇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中华匡氏名人录·第一卷P74页-匡辉《江苏匡氏》
清末由江南迁入,未详。
(十九)、湖北襄樊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中华匡氏各地班辈字派》
襄樊匡氏资料未详。
字派: 永立朝文啓 三新福寿昌 家修崇道德 万代有辉光
(二十)、四川邻水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中华匡氏各地班辈字派》
邻水匡氏资料未详。
字派: 一庭光朝国 文明存四邦 家兴道自永 必达英祯祥
立世守忠直 济时映华章 祖德恩芳远 万代福禄长
(二十一)、重庆合川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中华匡氏各地班辈字派》
合川匡氏资料未详。
字派: 德成古本家 治国有良才 文明延世泽 林凤应田怀
(二十二)、贵州思南县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中华匡氏各地班辈字派》
思南匡氏资料未详。
字派: 秦应大茂月 氏单国有方 忠正存天德 光宗永吉昌
(二十三)、河南新野县孟营村匡氏
主要参考资料:“天下匡氏网-留言栏-匡其硕”
河南新野县孟营村匡姓约有1000余人;其他资料未详。
字派:
钥富秉伸国 衡泰宏龙廷 硕辉建而青 周三振其升
文武科鼎甲 云鹏登万程 孝友传家久 盛德庆光宗
(二十四)、江苏熙河匡裔王氏
主要参考资料:“匡氏族谱网”-王晓羿 王黎群《无锡熙河王氏考》,《钦定四库全书-吾山王次公墓志铭》
世系图-49
王盈→传7世 王渊(苏州熙河王氏始祖)→传6世 运一(无锡熙河始祖)→长子 端三(胡埭熙河王氏始祖)→绣衣庄王氏 ∣→二子 秀四(武进夹山熙河王氏始祖) ∣→侄子 原四→子 贵四(宜兴熙河王氏始祖) |
1、苏州熙河王氏
熙河王氏本姓匡,因避宋太祖讳而易为王姓,原居甘肃天水,天水属熙河路,故称“熙河王氏”。 熙河王氏堂号是“恩荣堂”,恩荣堂堂号为宋太祖赵匡胤亲赐。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后周称帝为宋太祖,国号宋,定都开封,这就是历史上的北宋。任司扈统制尚书的王盈是熙河人,因为战功赫赫,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宋太祖御赐王盈丹书铁券。
王渊(公元1077-1129年),字几道,熙河人,是王盈的七世孙。少时善骑射,应募入伍后去西夏,屡建奇功,以功迁熙河兰湟路第三将的部将。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从刘延庆镇压方腊起义。宣和四年,又从刘延庆攻辽,被俘逃归。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升任真定(今河北正定西南)府总管,守辽州。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转御营使司都统制。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二月,金人攻入扬州,宋高宗仓卒渡江,王渊为扈从长官,扈送高宗南渡。宋高宗命他扼守姑苏(今苏州),任签书枢密院事兼都统制。“因团结权阉而骤入枢府,诸将多不悦”。在“明受之变”中,遭苗传、刘正产的伏兵杀之,时年五十三岁。
王渊一生轻财好义,为世人传颂。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二月十六日,宋高宗赐王渊敕命一道,赞扬王渊“国家倥偬,惟赖师贞尔,思能殉国,勇每冠军”。王渊亡故后,高宗官其子孙八人。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宋高宗又官其子孙二人。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宋孝宗谥王渊为襄愍公。王渊的子女散居苏州枫桥和山塘等地,为苏州的熙河王氏,王渊为“苏州熙河王氏”之始祖。
2、无锡无锡熙河王氏
王渊为“苏州熙河王氏”的始祖。经五传,为王天政;王天政生王运一,元朝末年,王运一遂和其侄王原四徙居锡山羌(匡)洋桥(今无锡市杨墅镇),故王运一为“无锡熙河王氏”一世祖。
3、胡埭熙河王氏
王运一生子二,长子王端三,从羌(匡)洋桥入赘胡埭石沙山下的邵巷,王端三为“胡埭熙河王氏”一世祖。
4、武进夹山熙河王氏
王运一的次子王秀四迁居武进夹山之潘村里,王秀四是“武进夹山熙河王氏”的始祖。
5、宜兴熙河王氏
王运一的侄孙,即王原四的儿子王贵四,则徙居江苏宜兴应村,后来又迁居隔南,王贵四为“宜兴熙河王氏”的始祖。
6、绣衣庄王氏
胡埭邵巷的熙河王氏子孙蔓衍,经五传,为处士王立斋,而后为监察御史怡勤先生——九世孙侍御石沙公王瑛,胡埭熙河王氏大显。
王瑛,明官吏,字汝玉,号石沙,无锡胡埭邵巷石沙山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监察御史。著有《王侍御集》七卷,传于世。王瑛改邵巷为“绣衣庄”,南石桥为“绣衣桥”,由其倡修《绣衣庄王氏宗谱》。综上所述,从北宋的王盈到南宋的王渊,王渊的六世孙王运一,祖籍都是熙河人。王运一是元末迁到无锡羌(匡)洋桥的,在《绣衣庄王氏宗谱》中说,是无锡的始祖。故绣衣庄的王氏当属“熙河王氏”无疑。
(二十五)、江苏常州武进匡裔李氏
主要参考资料:“匡氏族谱网”-匡——王——李
世系图-50
(武进夹山熙河王氏)秀四→··· 本成(过继李氏)→应桢→孟智(徙居阳湖三河口)→文骐→衍曾→征兰→兆洛 |
常州武进匡裔李氏出自于无锡武进夹山熙河王氏。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江苏武进夹山熙河王氏6世裔孙有为王本成者,幼年父死家贫,本家无力给养,乃过继辋川(今陕西蓝田南)李氏抚养,遂冒李姓。李本成生李应桢,李应桢生李孟智,李孟智始定居县东北大宁乡三河口,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拆武进,置阳湖县,遂为阳湖人。李孟智生李文骐,李文骐生李衍曾,李衍曾生李征兰,李征兰生李兆洛。
李兆洛(公元1769—1841年),字绅琦,更字申耆,号养一。为清嘉庆、道光年间海内名儒,世所景仰,在学术与文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就。学术最擅地理之学,方志、地理工具书与制图诸学兼工,后二者尤称名家。有《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皇朝舆地韵编》、《皇朝一统舆图》、《历代地理沿革图》、《历代纪元编》传世,曾同刊刻于江宁,称《李氏五种》。文学方面,以编《骈体文钞》倡“骈散一源”最称于世;而其古文与恽敬、张惠言等并称,系古文“阳湖派”的代表作家。
自王本成过继李氏以来,匡裔李氏数代人丁不旺,李兆洛之《祠堂记》亦云“吾宗自慎吾公(本成)冒辋川李姓,至于今七世矣,而生齿寥落,合见在子姓不及三十人”,可谓人丁单薄。更显李氏数代凄凉单薄的是,“辋川之族既繁,慎吾公以下不复纳于辋川之祠……自明之(孟智)公求夹山王氏本宗,冀得慎吾公以上支派以复本姓而竟不可得,因戒子孙世世与王氏无通婚姻”,则本成以下李氏一支既不容于冒姓李氏,又不容于本姓匡裔王氏。匡裔李氏欲单支振作,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