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容县徐(康)氏伍家庄支概况
白沙洲伍家庄原址在长江南岸(白沙洲在光绪八年县志上标有明确方位),由长江河道淤积而成,现已崩入江中。如不崩塌,当在今洪山头镇辖区内。
伍家庄似应为“五家庄”,清光绪甲辰年族谱中也有文作“五家庄”。可能是当时新淤沙洲,人户稀少,故称。而且“伍”有的义项与“五”相同,如同表一个数字等,至今“伍”仍是“五”的大写。
伍家庄徐氏族裔主要聚居在今华容县洪山头、江洲、塔市等地。600多年来,因迁徙等原因,有相当部分族人已散居全国各地——谱中亦多有记载——另衍裔族。据1999年新刊族谱时统计,伍家庄徐(康)氏现有族裔近2万人(包括男女),已成为华邑巨族。
在华容历史上,据县志记载,曾出过两位举人:十七代孙徐光鼎,乾隆戊申(1788年)科举人,历任广西平乐等地知县;十五代孙徐永锡乾隆己酉(1789年)恩科举人,历任四川射洪、纳溪、高县等地知县。至于秀才就不胜枚举了,第五代澄源公、第六代南溪公父子两代同为廪生,在当时地处偏僻、文化落后的长江湖洲之地传为佳话。至于进入人民共和国之后,更是人才辈出,科级以上干部车载斗量,现在担任湖南省省委委员、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的二十三代孙晨光公是其中的佼佼者。在科技、文化、教育,艺术、商业等领域颇有建树者也各有代表。
二、徐(康)氏伍家庄支源流
顺治十一年(1654年)动议修谱之时,已离开基祖世兴公来华285年。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才正式写成第一本墨谱。原先历代祖宗为修族谱积累的一些资料因兵燹之后,仅存十分之一。“自一世万四郎来与公以至五世,或失氏,或失墓考”。 因时代久远,且资料缺乏,这部墨谱采取了比较客观的修撰态度,“疑以存疑,信以存信”。所以,虽然徐(康)氏伍家庄支源于江西泰和康氏无疑,但仍有一些问题不得要领。根据光绪甲辰族谱和湖北监利县匡氏族谱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徐(康)氏伍家庄支源流有以下两种可能。
1.据伍家庄徐(康)氏族谱
伍家庄鼻祖徐世兴,字又昭,号来与,又称万四郎,出身于江西泰和县,本姓康。其父天福公,字思昭。洪武二年(1369年),世兴公与另一位兄或弟来到华容,易康氏为徐姓。至于迁徙的具体情况语焉不详。所谓“在元季显宦当时,厥后投簪解绶,遂起远遁之思。至明初徜徉于华邑,始居之……”等语,似有为尊者讳之意。其实,早在嘉庆十九年,永锡公在续修族谱总跋中,就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昧者不察,往往推而上之,曰吾祖自某地来,历几世,乔寓某地;又历几世,迁居某地,仕宦簪缨,荒谬无稽。噫!以一段敬宗收族之意托诸子虚象罔之说……误矣。”又据谱中九世孙三德、十一世孙道轼、十三世孙亨递相撰写的《始祖来与公传》,似乎隐含这样一个信息:世兴公可能在江西泰和与人(主要是官府)产生了极大矛盾,才不得不远离故土,来到华容,且改名换姓。传中说:“想当日易康为徐,必有不便以姓名通者。”可见,如果他们不是有意掩饰,也同样和我们一样,做出了类似的推测。
世兴公出自泰和康氏,这是无疑的。因为除了代代相传伍家庄徐氏出自江西泰和康姓,甚者要求后人复姓外,五世孙澄源公(邑廪生)也曾“至江西访祖居,考族谱,见载天福公字思昭,生四子,有行万四郎者,讳世兴。其谱云,凡迁居省外者,世通往来,惟世兴兄弟杳无音信”。
2.据湖北监利林溪匡氏族谱
洪武年间,思昭公与路过泰和文溪的两位游击(武弁)产生争执,“游击欲执之,不获,奏籍公产,取文溪塘入官。公播迁湖广监利县林溪,易名康万三,传子世隆—林溪之祖、世兴,冒徐姓(一说世隆、世兴兄弟附舅氏改姓徐)”。
世兴公,别字又昭,思昭公次子。他与后四代人一直生活在林溪(世兴公与刘妣合葬墓在林溪,有碑),直到第六代宗远、宗圣二公“由林溪徙于楚南华容白沙洲,遂家焉”。
监邑匡氏族谱自明后期到清末共修了五次:天启癸亥年(1623年)修《匡村分派徐氏谱》、崇祯丁丑年(1637年)修《林溪康氏谱》、康熙二十年(1861年)修《林溪康氏谱》、咸丰九年(1859年)始修《林溪匡氏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续修《匡氏族谱》,277年间,经历了由徐氏复归康氏,再由康姓终归匡氏的复杂艰难过程。该谱的可信度不容低估。也由此可知,世兴公即使未到华邑生活,但仍是华容伍家庄的始祖无疑。
综观两份族谱,其中多处信息重合,有的虽有出入,亦也有值得细研之处。或许年代久远,许多信息也是口口相传,难免出现讹误的情况。即使如此,但仍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世兴公、世隆公均出自江西泰和康氏,分别为华邑徐氏和监邑匡氏始祖。当然,如果得便,还是到泰和文溪寻根或许可以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至于江西泰和康氏是出自匡氏还是康氏原姓,尚有待考察。但据监邑匡氏族谱所载,当是出自匡氏—监邑宗亲在此考证上呕心沥血,实为难得。其实在我们伍家庄徐氏中,一直流传着匡徐一家的话题,我很小的时候也听我大伯父讲过。
另,伍家庄徐氏所有族谱的封面与勒口均有“六合堂”字样,族人均不得其解,近日看到“匡氏家族”网站上的《泰和灌溪坎下秀水康氏》短文,内有“宋末元初,由晋阳康氏第十三世孙正可公从前冈村(已废)迁至六合墟开基”等语,我恍然悟到,祖宗对家族的眷恋之情,历久不忘,即使易姓数代,辗转迁徙千里,也始终把家族的“徽号”镌刻在心上。“六合堂”就是最好的证明。
三、华邑伍家庄徐姓派目
世宗自金,水木天仲。□(音主)中道之,在钦永东。
光其钜泽,树勋远忠。清秀炳应,钧鸿懋功。
照先鉴法,模烈著铭。泰和显达,锦江标荣。(待续)
据1999年修谱时登记,族裔已有“清”字辈了。当时,伍家庄徐氏已历25代。
四、伍家庄徐氏族谱修撰简史
1.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墨本(九世孙三德公撰,后遗失十分之九)。
2.康熙十年(1671年)前后墨本(十一世孙道轼、道旭二公撰)。
3.雍正癸丑年(1733年)墨本(十三世孙亨公撰)。
4.嘉庆二十年(1815年)刊本(十六世孙东哲公总纂)。
5.同治三年(1864年)刊本(东谧、春泰、瑞光三公总纂)。
6.光绪三十年(1904年)刊本(宝林、人凤、宝善三公纂修)。
7.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墨本(二十世孙泽兰总纂)。
8.1999年印刷本(华邑徐氏合谱),(二十二世孙筱亚主修)。
湖南省华容县伍家庄徐(康)氏第22代孙 启华敬撰
附录一(均录自华邑光绪甲辰续修家谱)
(一)始祖来与公传
粤稽我祖讳世兴字又昭号来与,其先江西吉安府太(泰)和县康氏也。于洪武二年入湖广,卜居华容五家庄,更姓徐,称万四郎。至德芳公三世矣,始置产入籍。迨五世澄源公游历南浙,至江西访祖居,考族谱,见谱载“天福公,字思昭,生四子,有行万四郎者,讳世兴”。其谱云,“凡迁居省外者,世通往来,惟世兴兄弟杳无音信”。
想当日,易康为徐,必有不便以姓名通者。故思昭为公之父,而公复字又昭,别姓仿名,若有惓怀不能忘情者,夫亦可以见公之心矣。且其行己慷慨,鹑衣藿食,名韬迹晦,殆所谓操节不屈,为国存纲常,为祖留余线耶,抑亦陶朱去越,范叔入秦之故耶?总是抗怀矜尚,不屈不挠,宜昌厥后。后嗣子孙务宜法守不忘也。
雍正癸丑十月朔
九世孙三德、十一世孙眉叟、十三世孙康临递修撰
(二)记述谱序
家鼻祖本康姓,自康公思昭由江西吉安之太(泰)和县生世兴祖南徙适华始,更姓称徐氏,至亨凡十有三世焉。先明兵燹之余,谱牒散佚,迨我盛朝康熙丁卯岁,十一世孙眉叟公览九世祖三德公遗迹,慨然有事于谱,甫脱稿未成而卒。洎雍正二年,先大人欲踵成之。尝语亨曰:“先人有言,子孙可幸发越,宜复康姓。”又曰: “谱以敦祖纪宗,三十年不修,即大不孝。”言未既而赍志以殁。癸丑冬,亨感
雍正癸丑冬
十三世孙亨字康临号泰来书于联集斋
(三)例义九则(录其一)
始祖世兴乔居于华,改姓为徐。越五世,澄源公游历南浙,至江西考谱系,得始祖迁居之由,详及祖父庭说世系,考之神主,秉笔书录,去伪存正。奈生不同时,居不同地,无怪伪附之纷纷也。然谱以三德公所序世系总图,姓康而来自江西者为同宗,非其族不敢附重世系也。
十一世眉叟著 十三世亨增著
(四)楚华徐氏族谱世次图表总系
第一世(世)讳世兴,字又昭,号来与,天福公之子万四郎。本康姓,明洪武二年,自江西吉安府太(泰)和县入华容县伍家庄籍,更姓徐。
附录二(均选自监邑匡氏族谱资料)
(一)明崇祯十八年《林溪康氏族谱原序》(选段)
入明始,有徙居潜、沔间者,至监利之康,则自文溪派第四代思昭公始。公以武弁之难,挈家奔楚,在吾邑止称康姓,不著名字,子世隆公遂冒徐姓。盖其势愈微,而惧祸愈深……
(二)清咸丰八年《林溪匡氏续修族谱序》(选段)
惟我天福公之子思昭,因武弁之难,挈家奔楚驻籍玉沙,寓闸林溪止,著其氏,不扬其字,传子世隆,遂甥附舅姓,别而为徐,事变使然非得已也。
(三)清光绪三十二年《林溪匡氏复续族谱序》(选段)
思昭公次子又昭讳世兴者,与始祖景昭同著籍于玉沙林溪者凡五代,迨六传至宗远、宗圣二公,由我林溪徙于楚南华容之白沙洲,遂家焉。数公之后其至今并存者,不皆俨然望族乎。
(四)监邑族谱匡氏世系图(选二则)
思昭字仲恒。洪武初,有两游击奉使过文溪。公在旁与语,不逊。游击欲执之,不获。奏籍公产,取文溪塘入官。公播迁湖广监利县林溪,易名康万三,传子世隆—林溪基祖、世兴,冒姓徐……妣李氏。子二:世隆,世兴。
世兴字又昭,迨下传六代宗远、宗圣两公,始徙湘之华容白沙等洲,遂家焉。
湖南华容县伍家庄支徐(康)氏第二十二代孙徐启华敬撰
2010年3月录自徐启华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