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冠世榴园南六里处,即一代名相匡衡之墓。《汉书•匡衡传》载: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今峄城)人,建昭三年(前36年)为丞相,封安乐侯,食邑六百户,……终于家。匡衡自幼勤奋好学,但由于家贫,晚上连油灯也点不起,他见邻居家灯火通明,就在自己家墙上凿了一个小孔,让灯光透过来借以刻苦读书。历史上流传的“凿壁偷光”的故事即由此而来。同邑有一大户,家中豪富,藏书很多。匡衡为其做佣工,不要报酬。富户感到奇怪,问他缘故,匡衡表示愿尽其藏书。富户听后颇为感叹,遂取出藏书供匡衡攻读。顽强的学习毅力,使他获得了渊博的学识,特别对经学有精辟的见解,据传当时流传者“匡衡说诗解人颐。”由于才智过人,博古通今,经学绝伦,功成名就,位列三公,成为一代名相。据明代李重华所写《重修汉丞相匡衡墓记》载:自汉代以来,历经唐、宋诸朝,崇祀不绝。明代又在墓前建碑亭一座,墓侧筑草房数间作为祭祀之所,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重修。历经沧桑,仅存封土堆一座。匡衡墓于1993年重修。重修后的匡衡墓焕然一新。镶嵌镌刻“一代名相”的大理石门坊巍巍壮观,长长的神道两侧石人石兽古朴庄重。大门外石狮一左一右惟妙惟肖。走进大门,甬道两侧翠柏行行,两株古槐树是在向游客讲述历史的沧桑。壮观的“匡衡祠”内端坐着匡衡塑像,周壁上彩画栩栩如生,诠释着先贤一生;俊逸的书法描写着匡衡从“寒门学子”到“鹏飞京华”直至“一代名相”的辉煌路程。展橱内陈列着汉代的学习、生产生活用具。祠南就是“匡衡墓”,高高的封土堆前直立着“汉丞相安乐侯匡衡之墓”石碑。苍松翠柏环绕,清幽静谧凝重。明代主事王讴凭吊匡衡墓后赋诗一首:埋玉此山侧,金声动汉庭。貂禅兼如相,风雅擅传经。日暖花空落,年深草自青。独来式故里,仿佛见仪容。墓苍苍、祠煌煌,告慰着古代先贤;“凿壁偷光”的故事激励着历代莘莘学子! 匡衡凿壁偷光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