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353国道由修水县渣津集镇中心西行1000米,靠东港水北岸有一座雄伟的古建筑——修水县匡氏宗祠。宗祠前方一座高大的花岗岩牌楼,上书“匡庐遗韵”。宗祠敞亮的上厅供奉着修水匡氏始祖玉振等先祖牌位,左右墙壁悬挂着匡句须、匡裕等匡氏远祖画像及获得博士学位的8位优秀学子及匡省平、匡俨平等族内精英匾额。
据族谱传:匡句须为中华匡氏一世祖,与孔子同朝,距今已2594年。《左传》有载:“……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与匡句须邑,使之宰。以让鲍国,而致邑焉……”,后鲍国返齐,句须在鲁任宰。句须其后匡裕,拒召从道,隐居庐山修炼,后羽化升仙,故庐山又名匡庐(据《九江府志》),修水匡氏宗祠座落庐山以西约250公里处。匡姓因山西晋阳望族而立晋阳堂。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推行严格避讳制度,天下匡氏一律改为他姓,先易为“主”姓,后陆续改为王、康、方、姜、羌、徐等姓氏,近于没族。至1127年匡衡后裔宗义、如赤等率众请旨复姓,至南宋末才得以准奏,至今仍有绝大部分未能复姓,或仅认祖而未复姓。如康氏有220万之众,排名92位,半数属匡氏后裔而未复匡。现在匡姓人口在全国仅排279位,占全国人口0.024‰,不足40万。这在全国姓氏史中绝无仅有。当时修水匡姓始祖玉振就是以康姓迁入的。
修水匡氏全县共一支,有别于他姓的多支组成。一世祖玉振于宋靖康元年(1126)由浙江金华(一说为吉安泰和金华山)迁入大桥井源,已近900年了。匡氏迁入修水520年后的清顺治二年(1645)编修了第一届族谱,至2014年的369年间,共撰修了11次,平均每33.5年一修,修水匡姓现已繁衍震、巽、孚、旅、云五大支派39代,13498人,90%聚居于渣津镇及石坳、东港、上衫、马坳、杭口、白岭、山口、大椿等乡镇,外省、县、海外亦有散居。
修水匡姓十九代的出生在公元1500年前后,按序列字派班辈:“然一希期朝”,至1645年一修族谱增列“良士从先圣,盛时重俊英,才全征学至……”等40字。这个字派全国独有,武汉蔡甸匡姓虽有此40字派,却是公元1500年左右由其祖匡心田从南昌传入,而未沿用下来。
始祖玉振后裔可堂,为元末学士,翰林院侍读。1325年由大桥井源迁至今渣津镇莲花村,并建祠于此。后经 1645年、1753年、1826年几次整修,占地1600平米,始成规模,石柱木柱,缕雕门窗,堪称县内一绝。
宗祠分上、中、下三重。上重正面祖位前高近2丈、见方1.5尺的花岗岩巨柱一字排开,象征着祖业千秋永固。中重东西两侧,一楼木质结构厢房,上为雕花栏杆酒楼,厢房两侧各有一丈见方麻石天井。下重两角分立石柱和木柱,上嵌礼义忠孝故事的雕刻片方。左右各有正房二间,作议事,存物及守祠卧室之用。门首牌楼上方,高三尺宽六尺的青石板上“匡氏宗祠”行书苍劲有力,庄严厚重。栩栩如生的八仙泥塑分列两旁。石大门框有骑墩,高门槛的配套装量,门框顶端是明清风格的木梁木方结构,龙凤虎豹、花草虫鱼,或雕或画,或横或竖,装饰其中。柱、框等石材传说用银子磨过,三六九的古青砖全部手工水磨,所有门窗均为拼花制作,古色古香,美观结实。巨石出自白岭、漫江深山,巨木来自靖林、铜鼓老林。如此工程,在当时生产力低下,运输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对处于边远山区的一个姓氏家族来说,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屋面为木质天花板,盖5层5寸青瓦,一般不用检盖维护。上重屋脊彩色双龙戏球瓷雕,永古千秋。四周高三尺的风火墙,描画绘花,倚角冲天,更显森严。近亩的宗祠广场设有旗杆石墩,系马石桩和称为积财聚宝的消防水塘,一派兴旺景象。
民国之初,族人寄凡在祠内创办“进化高初级两等学校”,简称进化小学。1930至1932年辟为苏维埃列宁小学。正面墙上有孙中山先生画像和多条标语保存到本世纪初。我县唯一的国大代表(1947、1950届)匡正宇、修水县苏维埃第二届妇女联合会主任匡亚民、修水县原政协副主席匡俊雄之父匡阻澜等匡氏名人先后在此任职或任教,自进化小学至公立小学在此办校七十余年,培养了一大批有识之士。
解放之初,宗祠被地方政府辟为粮仓,收存大桥、石坳和渣津本地的上缴稻粮,1955年撤仓改建农村大队驻地,后为莲花小学所在。2006年以再发先生为首的第一届修水匡氏理事会落实宗祠产权,筹资50万,宗祠得以重修。2008年元月8日,全国十多地宗亲和当地族民举行了隆重数千人庆典,增强了族人团结,赢得了全国族门的称赞。
几百年来,匡氏民居也围祠而筑,方圆5里,共有大小厅堂100余间, 500多户,2000多人口,现在已发展了11个村民小组,成为了县内有名的“匡家大屋”。这里的秀美乡村建设方兴未艾,建长亭、立牌楼、铺油路,与江南最大寺院“兜率寺”和“蝶恋花”景区连成一片,成为当地一大旅游胜地。
匡氏宗祠几个世纪以来,由全县总祠,发展到各分支、房支建祠建堂共43座,除县城匡氏谦公祠毁于战乱仅存场地外,近年均已重建或修葺一新。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四大支之一的旅公德众公祠,匡省平、匡寿华、匡俊望为主要出资人的两座奉选祖祠以及以匡俨平为主修的辑用公祠。
宗祠是上祭祖宗下训子孙之所,是团结族人,共举善事之基。修水匡氏一直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现存的福星石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道教圣地万寿宫,香烟鼎盛的马谿寺、广福寺、宣明宫和闻名西片县的五里圳、黄坊堰,毁于文革时高数丈的跨街“贞节石坊”,都是由匡姓发起建修的,至今仍在渣津乃至全县被啧啧称道。
匡氏家训明理明法、包罗广泛,从古时的“训家之法,以读书为先;耕织两端,乃衣食之自,养命之源;孝悌两端,为仁义之本,百行之源;输赋完粮,以报答君恩;弥禁盗贼;禁赌博嬉戏;家庙祭祀,以正月初二为期……”等15条,完善到当今的“爱我家国,弘扬正气;文明守法,崇尚科技;敬宗睦族,尊贤重义;包容博爱,危困相济;尊老爱幼,笃行孝悌;和睦友善,勤俭自立;修身立德,读书明理;敬业乐群,自强不息”八条64字,更为族人制订了做人立德的良好规范。
先祖有古训,族人有作为。
匡萍舫(1835—1909),号有余,少时在渣津上街油铺杂店当店员即立志义学,后弃工自立,货郎积赀,家设私塾。家谱有载:“在渣津肆内,独设私塾,延聘两席,不吝钜金,晨砚宵灯,四时不辍。渣市商业繁荣,楼台歌舞,车马喧阗,儿辈未奉严命,不敢越户庭一步,以是合门循谨,一洗纨绔习气”。接着,他在祖居高庄建屋立舍,将家居办成学堂,首倡耕读之风,取得累累硕果。现仍有其后裔88人在政界、军界和经贸、文卫领域任职。
匡寄凡(1881-1940),萍舫第五子。18岁中清末最后一届秀才,民初加入孙中山同盟会,署理余江县、大余县县长,安徽省立大学秘书长、代理河南孟津县县长。民初积极创办进化小学,《修水县志》载有其文学文艺作品。
匡正宇(1905—1988),寄凡次子。1927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即进入南京市政府任职。
1938年国民党空军保卫大武汉,击落日本战机21架。4月29日中共代表王明、周恩来、吴玉章、罗瑞卿飞汉祝贺,受蒋介石委托,在航空委员会(武汉日清公司三楼)与国民党航空委员会主任蒋坚忍一起接待并与中共代表合影。1939年后历任武汉特党部委员,江西省立党部执委兼代书记长,主持抗日后援委员会及省党部宣传工作。1947年在修水当选国民政府国大代表,1950年由沪去台仍为国大代表。任行政院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国大第六委员会召集人。著有《正宇诗集》19卷。
匡亚民(1904-1986),匡寄凡胞弟海澜之女,匡正宇堂姐。就读于湖北楚才女子中学,继就读于江西省立乡村师范。学生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修水县第六区妇女主任,1932年当选为修水县第二届妇联会主任。我县早期共产党活动者之一樊策安是她表妹丈夫,受其影响参加革命。有《狱中哭樊策安》等诗句传世和《匡亚民自传》手迹存于修水县档案馆。
像匡亚民这样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修水匡姓不泛其人。单渣津地区的匡姓烈士就有97人,占总数的6.1%,占渣津烈士公墓1006具遗骨的近十分之一,修水匡姓人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
祖训传家久,时代造新人。近年来修水匡氏人也在全县独树一帜。
匡一点(1923—2002)玉振第三十二世孙,号云阶,笔名梅子、听涛楼主,1948年中山大学毕业,历任县文教局副局长,市县文联主席,宁河剧团编剧。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江西作协会员,“山谷诗社”创始人,《山谷诗苑》主编。主编了《中国当代绝句选》、《当代百家诗选》、《当代五言律髓》。滕王阁、黄庭坚纪念馆有其楹联。其生平已收入《中国诗人略传》、《当代艺术家辞典》、《世界名人录——文艺篇》。被剧作家王一民誉为“当代黄山谷”。
匡省平,现任上海九江商会会长,他谨记祖训,“诚实有信,品德为先”。1998年投资开发上海建材市场,继而创办了津星服饰、习华实业、金香丽多家公司,成为了在沪的浔商娇子。他不忘故乡建设,积极参与匡氏文化活动,立牌楼,建祠宇,为族人树立了榜样;他投资2亿元参与县城新区开发,创办达星物流商贸城;捐资50万建成西堰村小学平吉教学楼,资助全镇近百名贫困生成为品优学子,现已大部分就业,投入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建设中。
匡义生,原石坳乡人大主席。退线后他致力姓氏文化,2008年自费创办《天下匡氏网》,反响强烈,旗下云集了全国甚至海外大批族内仁人志士。2010—2011年由他主编并自费出版了156万字的《中华匡氏名人录》(上下卷)和《中华匡氏文化通讯》期刊,实现了全族梦寐以求的愿望,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十七大党代表匡尚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江西省谱谍协会会长王炯尧、江西方志馆馆长张满满、知名人士方升腾、匡培根、匡高峰、匡亚威为之题词,中科院院士匡定波、匡廷云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上海九江商会会长匡省平、四川省人大代表、建设集团董事长匡全明,先后出任编委会主任,修水人大副主任匡林滋担任副主任和顾问,资深匡氏文化学者匡计洪、方史华等为之作序。
“名人录”的出版发行,孕育了全国匡氏通谱的雏形,这又是全国匡姓人的一大夙愿。匡义生马不停蹄、乘势而上,依靠修水匡氏理事会营造环境、筹措经费、组织班子,及时在修水渣津召开了盛况空前的首届全国匡氏文化研讨会,成绩斐然,明确了编修“通谱”的一切具体事项。之后他组织人员背起行囊,进北京、赴上海、下广东,足迹踏遍豫、鲁、皖、浙、湘、鄂、赣、桂、云、川、渝等十几个省市区,历时三寒暑,行程数万里,查史料,探渊源,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布局谋篇,高屋建瓴。在搭建了通谱的大框架之后,及时邀集全国匡姓代表在修水渣津召开第三次中华匡氏文化研讨会(审稿会)。众望所归,历时5载,几经增删,最后形成由归统篇、谱序篇、谱志篇、人物篇、文选篇组成的近400万字首套《中华匡氏通谱》,2016年在四川省华蓥市匡氏宗祠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发行仪式。由修水人主编的全国姓氏通谱,在我县尚属首例。与此同时,他还双管齐下,同时担任《中华匡氏通谱·修水分谱》主编,完成十一修族谱,使列序昭穆、弘扬祖德得以延续。
从修水匡氏宗祠说开去,修水匡氏的人文历史,无论是避讳改姓复姓、独支繁衍生息,还是后来者发扬光大、创业传承,使之成为全国匡氏文化活动中心,在全县的姓氏中都是具有独特色彩的。
二O二O0年七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