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清明,今又清明。自2008年国务院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以来,更加丰富和扩大了清明节的精神内涵,清明祭扫更是在文化传统方面得到传承和坚持。它承载着国人最为看重的孝文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南宋诗人高翥在《清明日对酒》中对当时祭扫情景的描绘。在具有传统祭祀仪式感的氛围中,为先人之墓培土插柳,洒扫除尘,不仅能够体现出后人对先人的追思和敬慕之情,同时也是重温先祖遗训,传承优良家风的一个好时机。清明节前夕来自四面八方的匡垍公(匡垍,于唐玄宗时因避“安史之乱”,自泰和祁州匡家坊迁泰和仁善乡深溪,为绅溪基祖)后裔各支派代表100余人,来到位于泰和苑前镇绅溪村旁的垍公墓前,举行了拜山祭扫先祖的活动。按照旧习俗各宗亲怀着对先祖的虔诚之心,携带酒食果品、香烛爆竹、纸钱等供品来到墓地,先清理墓园残技杂草,为墓园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墓上,再将供品供奉在祖先墓前,点燃香烛爆竹,将纸钱焚化,然后按照辈分高低,依次排列,一齐向这位绅溪肇基先祖敬施拜谒大礼。行礼叩拜之后,那高大的墓园上七彩的纸绺儿,迎风抖搂,向人们证明,他们的子孙家族后继有人,香火不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祭祖,思绪万千,物有报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扫墓仪式庄重而不浮华,严肃而不张扬。今天匡垍公后裔为了缅怀先祖恩德,恭聚祖茔,祭祀祖先,追忆先人,广联睦族敦伦之谊,共行尊祖敬宗之道,并将清明祭祖这项尊祖敬宗的家风族规传承下去,让后人禀承先祖遗训,让我们这个宗族血脉相连,亲情相系。